关注:

 

清明不冷·先烈永生——读《苦难辉煌》有感

  发布时间:2023-04-17 15:47:54


清明节前夕,我拜读了金一南将军创作的《苦难辉煌》。同时又联想到一段话:历史从来不是仅仅为了让人们知晓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不是为了我们在饭后茶余间清谈“某朝那点事”,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深知一个民族的成长史,它是如何从腥风血雨的过去走向了今天,由此来检视与反省我们曾经得到过一些什么,而又遗失了一些什么。在读《苦难辉煌》时,我更深刻体会到金一南将军的用心良苦。所以,我没有再像以往读历史图书般沉没在不能自拔中,也并不一味的去抚摸和怒吼历史的那段斑驳创痕,而是用一抹红色屏蔽当下的浮华与躁动、虚幻与喧嚣,去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阅读时的情感的话,我想“风雷激荡”再合适不过了。它不仅能够引起我们心里悸动,更能给这个网络与数字化时代带来一丝久违的感动。曾经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斗;曾经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不尽的跋涉、惊人的栖牲,希望、变数、迷惘、苦难、刚毅、果敢、坚韧、顽强……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发生了猛烈碰撞,点亮了我驿动的心。

如何在关键时作出正确的抉择不仅需要经验和智慧,更需要理智和从容“武装割据”从何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何而来?“四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从何而来?领袖人物的领导艺术与指挥技术令人惊叹,但更让我追求的是那份理智,沉着应对、理智抉择。苦难辉焊》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今天所面临的局势又有几分相似之处。在我们的国家、民族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这份理智难能可贵。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与沉着“不盲目,不照搬”的清醒和冷静看世界,然后知“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

本书从第一章节就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一系列追问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人间的苦难很多,但不一定所有的苦难都会创造辉煌。”那么,历尽迷惘、苦难的中国如何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中华民族如何承载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仅仅只是探究历史吗?还不尽然。重述历史是为了记住历史,更为了阐述现在,鉴镜我们民族的未来,唤醒一代人的理想。现在,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自然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轰然而遇。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成为我们汲取精神力量的主要来源。

“给人以星火,必怀火炬”。金一南说,如果说真理是一支燃烧的火炬,那么率先举起这支火炬的,就是真人的手臂,他写那个时代,最终的目的就是写那代人的真正信仰。所以,中国的崛起,历史的结论:真理与真人。《苦难辉煌》告诉我们曾经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自,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国人一旦被他唤醒,他将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激励着一个十四亿人的民族,向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方向前进。那么,我们作为历史传承者,同时也是正续写历史的创造者,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只有像先烈那样坚守、像英雄那样奋斗,才能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更好的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