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有效解决了基层各类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武陟县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推进完善“道交一体化”、诉调对接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不断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2年2月,武陟县法院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下好诉源治理“先手棋”
近日,在武陟县法院诉前调解室,40多岁的马先生高兴地拿到了同村人拖欠他三年之久的3000元钱。“我是不想走诉讼程序的,走诉讼程序浪费时间,再说我的涉案金额也不太多,想着尽量在诉前得到解决。”马先生告诉记者,经过法院的诉前调解,钱已经拿到手,他对法院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
如何让矛盾纠纷更好更快地解决,已成为武陟县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武陟县法院全面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主动融入武陟县党委、政府主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全方位、立体式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对进入法院的民事纠纷进行准确辨别、精准分流,并聘任7名经验丰富的专职调解员全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实行类案专调,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2022年以来,诉前成功调解案件3219起,极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法院的诉前调解真是太好了,不仅帮我们追回了货款,还为我们节省了诉讼成本。真是实实在在为我们企业办事。”2022年2月,经过调解员的悉心调解,原告武陟县某混凝土有限公司与被告林州市某建工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握手言和,均表示今后将继续合作。
“非常感谢法院对案件的悉心调解,正因为你们付出了很大心血,案件才能圆满解决,一直困扰我的心病终于祛除了,回去能过个好年了!”2023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原告马某某举着锦旗激动地道谢,将一面印着“倾心调解化纠纷,神速办案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武陟县法院,以此感谢法院高效化解了42起涉农土地系列纠纷,并对法院高效的工作模式和调解员的敬业精神表示赞扬。该院通过主动与当地村委协调联动,特别邀请村干部参与调解工作,仅在几天内就合力化解了该系列纠纷,不仅给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消除了潜在的信访隐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武陟县法院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工作思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以更加高效、快捷的方式减少群众诉累,及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武陟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施文星表示。
与此同时,该院在15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委派调解员进行多渠道、多种方式化解调解,联合武陟县工商联、工会、仲裁等部门开展诉调对接,真正把司法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把纠纷解决在家门口。2022年上半年,武陟县法院万人成讼率为39.53,正向排名全市法院第一,诉源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并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道交纠纷驶入“快车道”
武陟县地理位置特殊,交通运输业发达,运输车辆和过境车辆较多,易发多发交通事故。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建立一条快速解决纠纷,依法获得赔偿的“快车道”。
2019年12月5日,武陟县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该院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上的又一具体实践。
2021年11月,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将中心从武陟县人民法院旧址搬迁至武陟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处理科。该中心成立后,依托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联合公安局、司法局、人民调解组织、银保监协会、各保险机构等部门,整合司法资源,汇聚解纷合力,通过数据共享、程序互联、诉调对接、阵地前移等多种举措,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司法更公正”。道交一体化改革工作被纳入武陟县府院联动重要工作项目。省法院“媒体记者看法院”专题采访团和省委依法治省办专题调研组分别于2022年7月13日和8月4日到武陟县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进行专题采访和调研,均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该中心由3名人民调解员和武陟县法院的2个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专业化审判团队进驻,并协调7家保险公司安排工作人员轮流进驻处理保险理赔事宜。两个专业化审判团队共由2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和3名书记员组成,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实行精准分流、归口审理。2022年以来,两个道交专业审判团队共审结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446件,平均审理天数由2019年的72天缩短至46.25天,道交审判团队充分发挥“道交一体化”的联动效能和专业化审判优势,精准适用法律、统一裁判尺度,高质高效审理每一起纠纷。
此外,该中心还全面推行“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如果不是当场履行的,受害一方往往害怕另一方不按时履行。”调解员庞高潮说,为免除受害一方的顾虑,调解员会引导双方进行司法确认,依法赋予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最大限度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如果不按时履行,受害人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执行,并且不用支付诉讼费。
“这个‘中心’真不错。不用跑法院打官司,调解当天就收到了55000元赔偿款,真是又高效又便捷。”2022年6月,该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受害人祝某某在拿到赔偿款的那一刻连连称赞。
随着该中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在诉前得到化解,进入诉讼中的案件逐年递减。该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调解案件1184件,调解成功928件,调解成功率78.44%。2019年,道交审判团队受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687件,2021年,案件数量下降至517件,同比减少24.7%。2022年,案件数量下降至462件,同比减少10.64%,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中心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以往处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当事人往往要往返于交警部门、法院、调解组织、保险公司之间,耗时费力。”道路交通事故专业审判团队员额法官冯立军介绍,“道交一体化”平台的上线,实现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理赔计算、在线调解、在线诉讼、一键理赔等全流程、一站式处理,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理效率,打通了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1月,武陟县法院道交审判团队被焦作中院向省法院推荐为“集体二等功”。
速裁团队跑出“加速度”
为切实提升审判效率,武陟县法院始终坚持“简出效率,繁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简易民商事案件,先进行诉前调解,调成的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动履行或申请司法确认;调不成的案件,及时转入速裁程序快速审理;对不宜速裁的案件则立即转到其他审判团队进行精细化审理,让审判资源高效运转。
“法官,网上开庭和要素式审判太好了,疫情当前,谢谢您为我们当事人考虑得这么周到。”原告武陟县某汽车运输公司的代理人王某感激地说。
2022年3月,该院速裁团队法官通过互联网远程庭审系统,开庭审理了原告武陟县某汽车运输公司诉被告中国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市中心支公司武陟县营销服务部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并采取了要素式审判模式。
近年来,随着金融合同纠纷、保险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等案件日益增多,为切实提高此类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该院针对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实行要素式审判模式。开庭前,法官通过微信让当事人填写了保险纠纷案件要素表,并将涉及案件事实、双方争议以及诉讼请求等有关内容填至要素表中,并签字确认。庭审后,法官根据双方填写的要素表和庭审查明的情况,快速拟定出表格式裁判文书。
“我还是第一次收到这种表格式判决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真不错。”原告武陟县某汽车运输公司的代理人王某称赞道。
“要素式审判模式有针对性地简化了庭审流程,重点归纳出了案件争议焦点,再通过互联网开庭,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最后快速拟定出表格式裁判文书,切实提高了保险合同、金融合同、民间借贷等纠纷案的审判质效,及时高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院立案庭庭长张丽平说道。
该院共设立4个民事速裁审判团队,大力推行要素式审判模式,依法简化庭审流程,迅速定分止争,并持续加大当庭宣判力度,让诉讼跑出“加速度”。2022年以来,4个速裁审判团队共受理案件2461件,其中审结2447件,结案率99.43%。2022年全年,武陟县法院的当庭裁判率为36.56%,排名全市法院第一名。
新时代,新使命。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施文星表示,新的一年,武陟县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立足本地本院实际,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内涵,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审判职能,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真正让“枫桥经验”在武陟县法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高效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