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断推动法院日常更加高效便民,商水法院一直在探索,特别是新一届院党委班子组建完成后更是一直思考破解这一难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商水法院凝聚多方合力,以张庄法庭为试点,围绕“以党建带队伍、以队建促审判”的工作中心思路,积极打造“零距离法律服务站”的党建品牌,建立了“党建+N”的工作新模式,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服务距离。同时又以点带面,将党建工作融合于审判执行等法院各项工作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法院工作思路、工作模式新的改变。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
商水县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为认真落实“支部建在庭上”的工作部署,以张庄法庭为试点,指导张庄法庭成立了党小组。党小组坚持每周集体学习,探讨在院党组及机关党委的带领下,如何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强化司法便民利民措施。经过院党组多次调研,形成了“零距离法律服务站”的工作新模式。
改变工作思路,强化诉源治理。
一是张庄法庭每周二为法庭开放日活动,法院主动协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与庭审旁听,自觉接受监督,达到普法教育相结合;二是针对农村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的特点,法庭在坚持合法自愿的基础上,着力加强调解工作,邀请商水县司法局派驻人民专职调解员驻庭调解,实现诉调对接面对面;三是与当地政府联合发文,制定《人民调解员调解规程》,进一步规范了诉调对接工作流程,同时又签订诉调对接方案,使得诉源治理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四是在审判工作上主动与当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以巡回法庭的工作模式将审判工作深入到乡村,并邀请村民参与庭审,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畅通调解渠道,“便民”树新风。
一是法庭除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员驻庭参与调解,还特邀8名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以促进调解工作多元化,争取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二是
法庭设立了音视频调解室,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扎实开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三是印制诉调对接工作手册,并下发到各行政村,工作手册中有法庭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群众电话咨询、调解、诉讼。四是为实现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不跑路”,打造“家门口诉讼”模式,法庭设立立案室,建立“绿色通道”,从立案开始便为群众提供便捷,同时还在在58个行政村安装法律服务联系点版面,以方便群众与法庭沟通。
建立党建+N新模式,推动全院工作新常态。
商水法院目前正以“党建+N”的新型工作模式推动法院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院党组的领导作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大力推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体现在法院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力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