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便民一体化”法庭 司法为民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2-10-20 16:49:00


      濮阳两级法院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扎实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濮阳中院开设【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栏目,带你领略濮阳法院人民法庭好“枫”景。

      濮阳县法院城郊法庭位于濮阳县红旗西路城关镇政府院内,被评为“五星级人民法庭”,辖区含城关镇、清河头乡、县产业集聚区及采油五厂驻地,面积124平方公里,103个自然村,90多个县直单位,辖区人口30余万人。城郊法庭是全县辖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案件数量最多、案件种类最多的人民法庭。

      近年来,城郊法庭以建设“大法庭、小法院”为自身定位,以提升信息化水平为抓手,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为载体,以党建工作和法庭文化建设为内在驱动,着力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干警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打造“六有”(有忠诚、有智慧、有温度、有担当、有情怀、有规矩)法庭,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

      一、党建引领枫桥法庭建设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忠诚教育、形势教育,城郊法庭有党员5人,设有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落实“支部建在庭上”要求,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把党建引领贯穿人民法庭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城郊法庭主动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工作总体格局,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连接点,探索符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矛盾纠纷特点的矛盾纠纷预防机制,注重与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单位的协作,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对不同阶段和性质的矛盾分工协作,促进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矛盾缓和的纠纷在村镇(社区街道)范围内解决。

     三、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

     城郊法庭既负责审理辖区内的家事、合同及侵权类案件,还负责审理全县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是集综合性、专业化于一身的法庭。2021年城郊法庭案件审理情况:上年转来35件,新收1024件,审结939件,结存120件,结案率为88.67%。

     2022年1月至9月份案件审理情况:上年转来120件,新收650件,审结665件,结存104件,结案率为86.47%。比去年同期结案率78.53%相比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城郊

     法庭针对辖区内多发性、典型性案件的审理情况,总结审判经验,形成高效的办案思路和统一的裁判尺度,引导当事人参照示范判决结果协商解决纠纷。

     四、推进社会治理新模式

     医患纠纷中,患方对医疗过错及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为完成其举证责任,患方往往需要申请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垫付鉴定费用。实践中,该类鉴定费用较高,对于患方来说额外增加了负担。由于现阶段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城郊法庭在处理该类案件时坚持调解优先,能调尽调,从源头上化解纠纷,最大限度维护医患双方利益。

     城郊法庭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审理中,创新工作模式,与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成立医疗纠纷调解中心,鼓励和引导医疗纠纷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医疗调解工作,逐步实现程序衔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推动形成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