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陪审员边秀峰:一肩使命 一肩荣光

  发布时间:2022-07-07 16:26:50


    边秀峰2019年被新郑市人大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开始,他觉得每次庭审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是一次品尝人间百态的机遇,是一次学习法律知识的生动课堂。

    边秀峰因为住的地方离法院不远,但即使这样,边秀峰每次接到法院通知去开庭,他都是早上七点钟就起床,七点半出门,七点五十分到法院。来到法院后,边秀峰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熟悉情况,他开庭前总是认真阅读相关案件的起诉状,证据材料等,自己有想问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做做笔记,以便在庭上发问或及时跟审判长交流。

    边秀峰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以陪审员身份走进法庭的日子。落座在高大的审判座椅上,前面摆放“人民陪审员”的桌牌,头上是神圣庄严的国徽,他穿着西装,端庄平静地坐在那里,心里却忐忑紧张地等待着开庭的时刻。那是一起强迫交易的刑事案件,边秀峰提前对案情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查阅相关法律书籍,还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并向当律师的朋友征求意见,在私下里做好充足的准备,但真正到法庭的时候,边秀峰仍然十分紧张,感觉到心都快跳出来了,两眼目不转精地盯着被告人,身姿拿捏得直出汗。合议时又担心自己的法律知识浅薄,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名副其实地当了个“陪”审员。从这次起,边秀峰陪审生涯开始,慢慢地熟悉了陪审工作,提高了理论,熟悉了实践,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宝贵的陪审经验。

    当前,法院系统在大力推广小额诉讼程序,新郑法院也不例外。根据小额诉讼程序的审理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并经人民法院同意后,在有时会在利用休息时间开庭,或下班后继续开庭,尽最大可能方便那些参加诉讼时间与生产劳动工作时间相冲突的当事人,方便了群众。边秀峰通过陪审案件,体会到了法官的不易。

    今年3月,已临近中午12点,边秀峰刚参与调解完一起交通事故纠纷的案件,他整理完东西刚要离开的时候,听见办公室的电话“铃……”地响起来,便帮忙接听,是一位老人打过来的,要求其儿子支付赡养费,通过电话那头的声音可以感觉到这位老父亲很是焦急,边秀峰立即安慰他不要着急,有什么话可以慢慢说。他说他两个儿子都不赡养他,他已无家可归,边秀峰连忙向老人解释相关法律,又向老人要他两个儿子的电话,对两个儿子法情理并用,做通了老人两个儿子的工作,都答应赡养自己的父亲,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忏悔。

    三年多的时间,让边秀峰感触颇深,在法院这个以往觉得“神秘”的单位中,有着一群坚韧、刻苦、努力,还满怀着怜悯之心的法官和书记员们。他们为了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披星戴月,栉风沐雨,见证和陪同着法院的法官,陪着当事人唠家常,促膝长谈,解开心结,以致有时忙完回到家里已是次日凌晨了,我没陪审之前根本就没料想到的。

    边秀峰参与因为遗产纠纷引发的民事案件,他看到一家几个兄弟三人为了父母的财产对簿公堂时,心里五味杂陈,难受了一天。他坐在法庭上脸绷得紧紧的,对当事人流露出鼻翼不顾的神情,在合议庭合议时他也用愤怒的情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法官始终理性地对待这个案件。边秀峰意识到法律是法律,感情是感情,不能混淆,有些案件合理不合法,陪审案件不能情绪化。

    边秀峰在陪审案件时,看到法官审判案时讲究法情理相结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法官断案也是非常讲人情味儿的。他清楚记得,刑庭唐莹在庭审中,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初次犯罪的被告人经常向他们讲解有关法律知识,让被告人认识到行为的错误,对自己的罪行有所悔悟,真心实意地认罪,让他感到法官这个职业神圣。

    边秀峰说:“有人形象地比喻陪审员参与审判,就等于在职业法官面前插入了第三只眼睛,这种外在力量无形中推动了司法民主。”   

    转眼间,边秀峰担任人民陪审员已三年多时间了,让边秀峰感触颇深的是情、理、法这三个字,人世间谁都绕不开它,办案利用情理法三个字,办案就会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一些案件当事人因为一口气闹得亲情不和,友情分崩离析;也有些人因为一句话酿成血案,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也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污点,给亲人带去了伤痛……法庭是展示人世万象的窗口,也是人情世故的战场。边秀峰在人民陪审员工作中薄情面前慎微,盛情面前慎软,喜好面前慎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