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她连续多年获得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个人嘉奖”、“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数次被荣记个人三等功。 2018年被省妇联授予“全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21年被全国妇联评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刑事女法官在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以来,发现审判实践的关键是对未成年人的挽救和教育,而未成年人罪犯心理矫正正是开启这一关键的钥匙。为缓解未成年被告人犯罪后的抗御心理,从而有利于其认罪、悔罪和改造回归社会,陈鑫努力自学心理学知识,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并将心理学融合于日常少年审判工作中,其创新“少年审判的心理干预机制”模式,由她撰写的《关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心理干预机制探讨—结合我市校园暴力等重点案件审判实践的思考》一文,在第四届全国少年审判论坛上荣获三等奖;其在审判实践总结出的 “少年审判的心理干预机制”模式在本届全国少年审判论坛中被评为十大创新事例。由陈鑫参与并完成的《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被河南省委政法委、河南省法学会鉴定为优秀课题。
她常年坚持不懈地开展和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在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社区、行政机关中,都留下了她播撒法治种子的身影。其结合各类人群特点和社会法治热点,以多种形式开展密集的法制宣传活动。宣讲内容涉及“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反家庭暴力”“新时代宪法”等。在法制宣传工作中独辟蹊径,将心理疏导与法律宣讲相结合,在历年全省统一开展的“送法进校园活动中”, 她将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由她主讲的“用法治的力量呵护成长”法制宣讲课在广大师生中反响热烈。扎实开展各项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工作—“成长之路•与法同行”主题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圆梦微心愿•送法进校园”等系列普法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平安校园”创建成果,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2017首次以网络全程直播的形式进行的“反校园欺凌和暴力”宣讲课实现了上百万人次的点击率。2020年上半年度,陈鑫根据所经办的真实案例进行改编编剧,并由刑三庭全体法官出演的《从心出发》普法心理剧微电影一经播出便反响热烈,收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并荣获中央政法委举办的全国第六届平安中国“三微”大赛优秀微电影、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优秀微电影。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由陈鑫主讲的“战疫法治云课堂”—《抗击疫情 与法同行•共克时艰 法在身边》系列网络普法讲座点击观看达到十万人次以上,并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
陈鑫法官不仅是广大青少年身边尊敬贴心的“法治老师”,还是广大未成年人罪犯温暖知心的“法官妈妈”。她长期不断践行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未成年人审判方针,充分发挥女法官柔情感情的特点,用真情和真心进行法庭外的感化延伸工作。她深入看守所、监狱,给予知足少年更多心理的关注和指导;深入未成年罪犯和未成年被害人家庭,给予更多亲人般的关怀。在她的努力下,很多未成年人罪犯积极改造、洗心革面。
陈鑫法官坚持公正司法理念,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在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她积极投身于扫黑除恶案件的办理中,其中由其主审的周某等33人(涉未成年)涉黑案件中,以周氏父子为首要分子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相关犯罪活动,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偿陪侍,并在此期间实施强奸、强迫卖淫等侵害未成年女性的犯罪行为,在当地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最终,以多项罪名分别对周某父子及相关同案犯,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二十三年不等刑罚。陈鑫法官在翻阅了大量卷宗材料后,本着审慎严谨的态度,以高效高质完成了该案的审理,取得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为扫黑除恶的战线上助力添彩。该未成年涉黑案件的高质高效审理对我市域内稳定、经济发展、平安建设等具有重大的影响,取得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陈鑫法官用不懈的努力充分展现了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执着追求,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使命担当,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姿、以廉洁公正的执法之态展现出新时代法官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