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都怪我一时糊涂,孩子这么努力考出了好成绩,可不能因为我的缘故耽误了大好前程,我今天就能把钱都还上,以后一定遵纪守法,再也不当那‘老赖’了……”7月13日,因害怕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影响儿子被心仪的院校录取,一名“失联”已久的被执行人赵某主动联系了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全额履行了3万余元执行款,使得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得以圆满执结。
原来,2001年,赵某向黄某购买建材,黄某交付货物后,赵某却一直未能支付货款。多次讨要无果后,2011年,黄某将赵某起诉到了法院。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判令赵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黄某支付欠款24950元及利息。因判决生效后,赵某一直未履行还款义务,黄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多次联系被执行人赵某,劝说其主动履行,赵某则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不仅拒不履行,还以外出打工为名四处躲藏、逃避执行。执行法官多次到赵某家中查找,均没能发现其下落,法官经查询,也没能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案件只得暂时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后该案于2021年恢复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试图多次联系被执行人赵某,均无果而终。为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除了加大对被执行人赵某名下财产线索查找力度外,还将其纳入了失信“黑名单”,对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
可就在前几天,失联已久的被执行人赵某突然给执行法官打来电话,主动要求履行还款义务,希望法院能尽快将其从失信“黑名单”中撤下。原来,赵某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赵某通过宣传得知,随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完善,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军事类院校,对考生的资格审查比较严格,考生可能会因为父母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而无法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为了让孩子顺利考上一个理想的院校,赵某连忙联系法院,要求尽快履行以免影响自己儿子的前途。随后,7月13日,被执行人赵某带着现金来到法院,当场履行了3万余元执行款,为这起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