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要不是你们尽心尽力地执行,我的血汗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真的太感谢你们了……”7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成功快速执结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慑于司法拘留震慑力,主动履行了2万余元执行款,切实维护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将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了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实绩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018年底,李某受方某雇佣,到方某分包的某工地提供挖掘机作业。2019年8月,双方经结算,方某仍欠李某劳务费23441元,方某为此向李某出具欠条一张,约定于2019年11月之前还款。到期后,经李某多次讨要,方某均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还,李某无奈之下起诉到了法院。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判令方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李某劳务费23441元并支付利息。
因判决生效后,方某几经催促仍未能履行,李某向惠济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及时向被执行人方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执行文书,并多次向其释法明理,劝说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但方某在收到法律文书后,既未主动申报财产,也未履行,执行法官多次传唤方某到院接受询问,也被其以工程款尚未到账等为由百般推脱、拒不配合。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也没能发现被执行人方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7月12日,执行法官在一工地成功找到了被执行人方某并将其带回法院,随后执行法官对其进行了多番劝说,敦促其主动履行,被执行人方某则态度强硬,坚称自己没有钱,不愿履行。见此情况,执行法官决定依法对其进行司法拘留。孰料就在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方某宣读完拘留决定后,被执行人方某赶忙向执行法官承认错误,表示愿意履行义务。随后,方某打电话让家人将全部执行款送到了法院,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至此,该案得以圆满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