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干警深夜两度送拘 措施有力促和解

  发布时间:2021-07-07 16:00:39


    7月3日凌晨1点,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李海泉法官团队在两次送往拘留所后,成功督促被执行人王甲履行了15万元欠款,并就剩余欠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以实际行动忠诚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事情还要从2013年说起,被告王甲以买车为由,向自己的朋友王乙借款。双方商定后,王乙通过银行卡消费和给付现金的方式借给被告王甲55万元。借款时,王甲承诺短期内马上还钱,但却一拖再拖,王乙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

    审理过程中,红旗区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确定欠款本金为40万元,并约定从2018年6月开始,被告王甲每月偿还欠款1.25万元,直至2021年2月15日前清偿全部欠款,如果有任一期未按约定期限偿还,被告王甲还应当支付利息。

    调解书生效后,被告王甲便杳无音讯,无奈,原告向我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李海泉带领团队成员多次去往被执行人王甲的家中寻找,王甲均不在家中,其妻子表示自己要与王甲离婚,还反过来向执行干警询问王甲的下落。

    眼看从王甲的妻子这里是无法得知王某的讯息了,执行干警又去往王甲的母亲处了解情况,不断上门劝说王甲的母亲,多次告知其躲避执行将承担的法律后果,希望王甲的母亲能够代为联系王甲,协助法院督促王甲尽快履行法律义务,但王甲的母亲对执行干警充满了敌意,拒不提供王甲的线索。

    而申请执行人王乙因向朋友出借款项无法收回,家中生活紧张,也常常因此与家人争吵,面对申请执行人焦急万分地向自己诉说难处,李法官更加明白这笔执行款对申请执行人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此案必须快办快结”。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始后,红旗法院执行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执行力度,与申请执行人通力合作,成功于7月3日发现去看望母亲的被执行人王甲,立即将其拘传回院。

    来到法院后,执行法官李海泉耐心对被执行人王甲进行思想教育,并组织其与申请执行人就还款事宜进行商议,几个小时下来,被执行人王甲仍坚持表示无力还款,哪怕是分期偿还也无法做到。想到当时自己是如何信任朋友才爽快借出款项,再看看曾经的朋友如今不肯还款样子,申请执行人王乙恼怒不已,当即写下申请要求拘留王甲。随后,执行干警带领王甲去往医院进行体检,并依法送往拘留所。在送拘路上,执行干警仍不忘对王甲进行思想教育,眼看拘留所的大门就在眼前,王甲这才慌了,表示愿意履行义务,执行干警便将其带回法院,再次与申请执行人进行商议。

    在商议过程中,王甲表示自己可以先偿还15万元欠款,剩余欠款分期偿还,但“条件”是申请执行人要免除自己的利息。考虑到被执行人王甲多次失信,申请执行人无法再次相信王甲,坚决要求按照法律文书执行,执行法官也向王甲进行释法,告知其履行法律义务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劝其打消侥幸心理,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否则不仅可能被拘留,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拒执罪的刑事责任。执行法官的苦口婆心始终未能打动王甲,深夜时分,执行干警再次启程将被执行人王甲送往拘留所。

    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虽然忙碌了一天的执行干警都已经十分疲惫,但仍坚持继续对王甲做思想工作,向其说明拘留他并不是目的,而是督促其履行法律义务的措施,拘留所的工作人员也一起上前劝导,这么热的天,何必还要上拘留所走一遭?看着拘留所的高墙和密布的电网,被执行人王甲彻底醒悟了……凌晨1点,被执行人王某履行15万元欠款,并就剩余款项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

    2021年7月6日,申请执行人王乙把一面写着“强制执行解民忧,人民法院为人民”的锦旗送到了副院长付朝晖和执行法官李海泉的手中。你看,那鲜红的锦旗正悄声诉说着申请执行人心中的感激之情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认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