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扶沟法院为留守病童撑起法律“保护伞”

  发布时间:2021-05-21 15:46:33


    2021年5月20日,扶沟县人民法院吕潭法庭审结一起离婚诉讼案,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婚生子的合法权益,为留守病童撑起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圆梦亲情,批准未成年人旁听

    2010年4月,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于2011年3月生育长子王小某,2014年10月生育次子王二某。2019年除夕,因被告王某对原告李某拳脚相加,李某盛怒之下于正月初六离家出走,两年来双方没有任何联系。2021年4月15日,原告李某以婚前缺乏了解、被告对原告实施家暴、分居长达两年之久为由,向该院吕潭法庭提起离婚诉讼。

    年仅十岁的王小某于2016年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乏力消瘦,容易疲倦。自从2019年春节开始,已经两年多没有见过母亲,十分想念她。听说母亲回来参加庭审,央求父亲带着他参加旁听。

    按照《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不得旁听。法官考虑王小某的实际情况,经向领导请示,批准孩子参加庭审。

    准备充分 保障病童生命安全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考虑母子两个两年多没见,给母子俩留了时间,让他们相互说说话,平复一下心情。

    庭审前,法官提前为王小某备好水和葡萄糖,以防血糖过高或者过低,危及生命安全。法官还特意给原告李某和孩子留出一些时间,让抱头痛哭的母子俩相互倾诉离别后的情景,平复一下情绪。

    在主持庭审过程中,法官时刻关注王小某的情况,在原告陈述、被告质证辩解间隙,反复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喝水或者补充糖分。庭审一半时,到了王小某检测血糖的时候,法官耐心地等孩子测完血糖,拿着水和葡萄糖,问孩子是否需要,并用和缓的语言问询孩子关于爸妈离婚的意见。

    挽救破碎家庭 庭审之后再调解

    庭审结束后,法官想起被告患有重度肝炎、肺气肿,常年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孩子;而王小某所患1型糖尿病,需要不定时监测血糖和打胰岛素,迫切需要妈妈的照顾抚育。如果双方离婚、家庭破碎,对孩子、对这个家庭都是沉重打击。法官考虑再三,决定对双方进行调解,尽自己最大努力挽救一个家庭,让孩子能有一个完整的家,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

    5月20日上午8点,原、被告双方、两个婚生子以及双方家属均到法庭参加调解。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从多个角度向原告分析利弊,请她认真考虑孩子重病无人照顾的可怜无助,两个孩子不能享受母爱的遗憾,被告王某重病的经济压力,以及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渡难关的社会伦理道义,等等。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劝说,原告依然坚持离婚。

    保护病童 撑起法律“保护伞”

    支离破碎的家怎么才能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环境?重症的父亲如何养活两个幼小的孩童?法官考虑到这些现实问题,决定围绕离婚协议进行调解,以最大的力度、最快的速度保障两个孩子的合法权益。

    在法官的主持引导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两个孩子由被告王某抚养,原告李某以高于城市孩子抚养费的标准,按每个孩子每月750元支付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直至每个孩子18周岁为止,并另外共同承担王小某治疗糖尿病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极大缓解了被告王某的经济压力和负担,保障了王小某的救治费用。

    情牵病童 案结再送温暖

    庭审结束后,法官邹鹏举递给孩子贰佰元钱,嘱咐王小某不要有思想压力,配合医生治疗好好看病,争取早日康复。

    考虑到孩子在老家无人照顾,法官对孩子父亲进行教育劝导,建议他不管多苦多难,务必要把孩子带着身边,给孩子生活上的妥善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

    庭里其他干警急忙打听治疗糖尿病比较好的中医,并把中医的联系方式发给被告王某,让他们去咨询了解一下,看看能否用中医根治孩子的病症。

    近年来,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依法公正审理相关案件,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开展“送法进校园”、“法制校长”等活动,培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文章出处:扶沟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