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解难题、办实事,濮阳法院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04-29 14:41:53


    自开展教育整顿以来,濮阳两级法院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濮阳中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4月24日上午,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走进书香苑社区、濮上广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律志愿服务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 

    在濮上广场,法院干警通过法律咨询、发放传单形式,结合法院审理的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手法、防范技巧;提醒群众提高警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要轻信可疑电话、短信,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汇款,若遇到电信诈骗或已经上当受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在书香苑社区,法院干警号召社区居民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传授给亲友,常对家人宣讲反诈骗知识,提醒家人时刻绷紧防范之弦,切实提高安全防范和辨别真伪能力,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次志愿服务,濮阳中院向群众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告知书》等宣传单200余份,现场录制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视频。广大群众纷纷表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猖獗,法院走上街头开展活动很及时,帮助大家进一步认清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增强了个人安全防范意识!

    华龙区法院——送法进校园 护航青少年

    4月22日至23日,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来到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送法进校园”巡讲活动。惩教并举,双管齐下,通过依法惩处和普法教育,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违法犯罪的发生。

    本次“送法进校园”活动,覆盖全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共对10000余人进行法治讲座。少年法庭庭长李春阳和副庭长杨慧作为主讲法官,以案释法,深入浅出而又通俗易懂地指出青少年学生盗窃、抢劫、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融情于法,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性质、危害、成因等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入剖析,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防范能力,结合办理过的典型案例,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基本措施,引导学生提高法治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强自我保护。

    学生们表示,为了健康的成长,为了美好的明天,从现在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在学校遵守班规校纪,在社会遵守法律法规,成长路上与法同行,争做新时代文明好少年。

    濮阳县法院——三地连线 异地同频

    4月21日上午,濮阳县法院城郊法庭云上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

    原告吴某和被告赵某是熟人关系,2019年被告以工地急需钱为由向原告借款本金30000元未约定利息及还款日期,原告多次催要,于2021年3月16日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条一份并约定了月息1分。到期后被告以各种理由拒不还款,2021年4月7日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偿还本金及相应利息。因被告常年不在家中,原告也无法提供被告的具体信息,后经承办法官多方查找,终于与被告取得联系。

    被告现在常年在外开大车,承办法庭便向被告介绍“云庭审”并指导被告如何在手机上运用,确定了4月21日这天进行“云庭审”,法官在法庭、原告在家中、被告在高速服务区,进行了视频连线。最终,在法官主持下,当事人在线达成调解协议,并对这种便捷的调解方式大加赞赏。

    城郊法庭利用信息化建设,探索“云上法庭”,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自政法系统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城郊法庭法官立足司法职能,司法为民,时时在线,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司法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工作中本着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低成本、高效率积极化解纠纷。力争通过司法尽可能一次性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自觉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清丰县法院——30万赔偿款一次性支付 当事人送锦旗致谢法官

    近日,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当事人将一面印有“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人民公仆无私奉献”的锦旗送到了民事速裁法官贾荣荣的手中,表达自己对法官的深深谢意。

    2019年3月26日,在106国道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被告王某驾驶轻型货车与原告张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相撞,致张某脑部重伤。贾法官接到该案件后便积极做双方的沟通工作,通过电话的方式邀约双方到庭调解数次有余仍未化解纠纷,贾法官并未气馁。在此期间,贾法官主动联系原被告双方,希望能把原告利益最大化、被告损失最小化,拿出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原被告双方被贾法官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双方同意达成和解。被告认可了原告出具的职工工伤伤残等级七级的鉴定结论,还主动承担了2000元的诉讼费。

    最后,该案以被告王某赔偿原告张某各项损失共计302000元的和解方式顺利结案。被告在贾法官的见证下当庭支付完毕,案件取得了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南乐县法院——饺香传承孝道 普法彰显关怀

    4月24日,近德固法庭党支部联合近德固乡政法支部到睢庄村举办睢庄村首届孝道文化节活动,在南乐县睢庄村天心学院和八十岁以上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向老人们讲了一堂特殊的法制课。

    结合老人需要关爱、陪伴的心理特点,文化节首先组织老人们进行了包水饺活动。在热火朝天的包水饺过程中,法官们和老人们齐聚一堂,讲乡音,诉乡情,在拉家常中问寒问暖。老人们兴致高昂打开话匣子,向法官们讲述了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老人们中间既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英雄曾少年,也有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耄耋老校长,还有几十年兢兢业业扎根基层见证中国农村从贫穷走向富足的德高望重老村支书,大家纷纷感叹睢庄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旧貌变新颜,更加感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越来越富强。

    一起吃完热气腾腾的饺子后,近德固法庭党支部书记张和平针对老年人缺少陪伴容易成为网络电信诈骗受害者的特点,向老人们讲了一趟特殊的法制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们讲述了网络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保持警惕预防成为受害者,同时还通过具体的案例把《民法典》中关于如何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宣讲,让老人们对涉及家庭关系的法律有了更深的理解。

    活动结束后,老人们拉着法官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谢南乐法院对他们的关心关爱,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的如此的幸福和舒心。

    范县法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强化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文明意识,不断提升干警司法服务水平。4月24日上午,范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咨询、民法典普法宣传、绿色街道文明社区志愿服务。

    活动现场,干警志愿者们积极帮助社区居民打扫公共区域卫生,同时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向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讲解《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4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余人次。 

    此次活动是范县人民法院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干警为民服务的意识,拉近了干警同群众的关系,提升了干警司法服务水平。

    范县人民法院将持续多渠道、多方位、多举措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爱民服务,帮助群众化纠纷、解矛盾,切实维护范县美好形象,助力平安范县、文明范县、法治范县建设。

    台前县法院——把普法融入司法审判活动全过程

    近年来,台前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目标要求,不断探索普法新形式、新方法,通过依法公正审判、强化司法公开等措施,把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审判活动全过程,弘扬法治精神,让法律如阳光般温暖每个角落,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

    2021年4月26日,台前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庭审前,合议庭作了充分准备,认真阅卷,制定了详细的庭审方案,针对法庭布置、安全保障、设备调试、警力分配等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庭审中,重点调查了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简化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程序,整个庭审过程紧凑、顺畅。在法庭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均表示认罪认罚,请求法庭从宽处理。在庭审结束后,辩护人一致为法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点赞。审判长对被告人进行了普法教育,向被告人发放了认罪认罚宣传手册,希望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帮助法院进行普法,向狱友介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在抓好审判工作的同时,台前县法院还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加大司法公开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刑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能让每一个受害人尽快得到合理的赔偿和公正的结果,让每一个被告人尽快认罪悔过,回归社会,让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都感受到尊严,感受到法律的分量,也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审判质效,充分彰显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审判长表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