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郑州也能参加庭审,仅差旅费就省了两三千元。”4月9日,远在云南的张某在家里通过智能手机参加完庭审后感叹道。这是郑州中院启动智慧庭审系统带来的变化。作为员额法官,郑州中院民五庭庭长高志强深有感触地说:“智慧庭审系统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法庭不够用等问题,使我们一线法官有更充足的时间来研究案情,既缩短了案件办理周期,又提高了审判效率。”
如今,在郑州中院,使用智慧庭审系统开庭办案已成为常态化。郑州中院信息网络管理处处长田东兴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力度,将5G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云存储等先进技术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以服务审判执行为第一要务,实现了各类案件、政务管理网上办理,有效推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方便了诉讼当事人,降低了诉讼成本。
“我们率先打造的全流程多场景智慧庭审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传统互联网庭审中音视频不同步、画面卡顿、延迟等问题。”郑州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广湖解释说,在系统开发上,积极挖掘虚拟视频行业最新技术能力,寻找与庭审业务的结合点,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法院业务的虚拟视频合成软件,在一张绿幕下即可将计算机模拟的三维法庭场景与摄像头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实时合成,实现了全场景在线开庭,保证了庭审的严肃性;在业务部署上,建设本地虚拟法庭软件平台,与法庭现场的音视频系统、录制系统、通话系统相结合。
数据显示,2020年度,郑州两级法院依托智慧庭审系统共完成网上立案14.6万余件、网上交费7.5万余笔、网上开庭2.1万余次、电子送达56.1万余次,网上诉讼服务效果明显。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处处长王晓东表示,郑州中院全流程多场景智慧庭审系统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不同地域间的诉讼参与人可足不出户“隔空”参与诉讼活动,构建了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诉讼服务新模式,实现了超高清晰、无时延的网络庭审,以及在线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询问、调解、庭前会议等多用途、多场景、全流程的诉讼服务,切实方便了群众,减轻了来回奔波的诉累,提升了审判质量与效率,将在全省法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