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河南郑州:借钱不还成“老赖” 失信“黑名单”促履行

  发布时间:2021-04-13 15:07:57


    本是为朋友做生意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没承想借款到期后,朋友却成了“老赖”,以种种理由拖着不还钱,郑州的杨某就遭遇了这样的烦心事。4月12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巧用失信“黑名单”成功执结这起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人黄某慑于法律威力与杨某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有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杨某与黄某系多年好友,2014年10月,黄某以做生意缺少资金为由向杨某借款40万元,双方约定了利息及借款期限。然而借款到期后,杨某多次催要,黄某却以账上没钱等为由拖延还款。多次催要无果后,杨某诉至法院,惠济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判令黄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杨某本金40万元及利息。

    因判决生效后,黄某并未履行,杨某向惠济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向被执行人黄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执行文书,并多次敦促黄某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在执行干警的敦促下,被执行人黄某陆续支付了20万余元,随后便开启了“失联”模式,不仅更换了住所,电话也是无人接听状态。执行干警经查询,发现被执行人黄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遂一方面依法将黄某列入失信“黑名单”,对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对黄某本人及其名下财产查找力度。

    黄某在得知自己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后,担心会影响自己在银行办贷款,便主动联系执行干警,表示愿意就还款事项与申请执行人进行协商,并希望执行干警能够将其从失信“黑名单”中撤下。随后,在执行干警的沟通协调下,黄某与杨某自愿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约定黄某一次性向杨某支付19万余元,杨某自愿放弃部分本息。协议签订后,黄某一次性履行了全部执行款,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