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法官,我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她毕竟是我闺女,再好再赖都是我闺女,开庭亲戚骂她时,我的心在滴血,”老王哽咽着对法官说道。
老王是原告李某的老伴,身材消瘦,一位退伍老兵,虽已年过七旬,但腰板依然挺得笔直,不减当年军人风采。但此时此刻,这样一位铁铮铮的汉子,眼神中透露出的无奈和悲凉,却让同为退伍军人的孙法官心里为之一震。
这是一起赡养纠纷案,起因是近些年来老王和老伴身体每况愈下,随着病情花费越来越大,已经入不敷出,而膝下一子一女以各种原因拒绝赡养父母,无奈之下,老王和老伴将一子一女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子女给付住院医疗费和赡养费。
案件如期开庭,老王和老伴以及一子一女到庭参加诉讼,二老的部分亲戚也在旁听席旁听。
“真不知道要我姐有什么用,小时候就不应该要她,对爸妈不管不顾,住院也不去看父母,哪有这样当闺女的”。
“我弟弟太没良心了,法官,我给我弟弟钱让他买房子给二老住,我妈也偏心,有什么好处都给我弟弟。而且我家里也困难,有两个孩子,都上着学呢,实在没有能力再拿钱了”。
“这闺女太不孝顺了,出了门就忘了娘了”。
庭审在一片争吵声中结束,孙法官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审判庭,自言自语说道,这个案件必须调解,判决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
我诧异的看着他问道,“这个案件法律关系很简单,直接判决没什么问题呀,而且双方当事人矛盾很大,调解希望渺茫”。
“难度大也得调解,我们是人民法庭,是为人民解决矛盾的,如果我们这样把矛盾推出去,对不起胸中的天平,对不起头顶的国徽。”
看到法庭门口老王怔怔的身影,孙法官问:“老王,庭审中我看你一言不发,想听听你的想法”。于是有了老王开头的那句话。
“我理解你的难处,说说你的想法吧”。
“我也没办法,现在没什么收入,看病太花钱了,要不是这样我也不想在这丢人现眼,要不我们撤诉吧,撤诉能让女儿回来嘛,能让孩子们重归于好吗?”
听到老李这样说,孙法官一脸茫然。
送走老王后,孙法官拨通了其女儿的电话,从法、理、情等角度释法说理,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孙后代的影响等德育方面做女儿的思想工作,最后孙法官说:“你父亲让我转告你,让你多回家看看。”
听到这句话,彻底打开了女儿的“心锁”,“你放心,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我父母饿着。”
最后,孙法官又联系了儿子,将老王、女儿的话告诉儿子,儿子的心里防线立即瓦解,当即表示,愿意赡养父母,绝不会再因为赡养老人影响家人感情。
案件调解,儿子、女儿每月各支付原告赡养费400元。
就这样,一起可能损害亲情的案件在法院耐心调解下,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每一位子女应尽的义务。希望每一位子女都能主动担当、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