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执行难是一场硬仗。在执行攻坚行动中,我院对标“3+1”核心指标,坚持繁简分流精细化、信息融合智慧化、服务企业常态化,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今年以来共受理执行案件2688件,执结2557件,执行到位金额1.3亿元,“3+1”核心指标及执行质效均位列全市第一,推动了执行工作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坚持繁简分流精细化,科学管理提质增效。树立“大繁简、大分流”的理念,结合县域实际,明确执行案件繁简标准,将标的额2万元以下、赡养抚养、足额保全、被执行人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四类案件确定为简案,在立案环节进行首次分流。根据立案庭首次分流及被执行人财产查控情况,在执行环节进行二次分流。探索人员精细分工,成立速执团队、繁案团队和综合团队,推行执行办案团队化、集约化、规范化,提升执行质效。速裁简案45日内执结,繁案6个月内执行完毕,综合团队3个月内办理完毕普执案件,通过二次分流、精细分工,实现了立案、查控、保全、速执、精审的流水线作业,确保了繁简分流、简案速裁、普案快办、繁案精审。今年以来速执案件887件,速执结案平均用时仅为32天。
坚持信息融合智慧化,系统集成精准执行。实行“1+N”智慧执行工程,升级执行指挥中心集成管理系统,建成集合实时传输、多系统对话、网络查控、评估拍卖、信用惩戒网格协作等“N+”功能的执行信息化集控平台,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信息化平台、发出限制消费令,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强化财产处置,实施网络司法拍卖,成功拍卖财产76件,成交金额1662.52万元,财产处置更加公开高效。强化财产查控,加大执行联动,接入全市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车辆线上全面查控和主要财产的“一键查询控制”,累计完成线上查控6600余次,冻结存款3000余万元。量身定制网格治理管理系统,执行中心可直接对接全县综治平台管理系统,实现了网格员协助执行、事项交办、沟通联络、业绩考核等一键通办。
坚持服务企业常态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紧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主线,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充分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将执行局和城关人民法庭一并搬迁至产业集聚区,打造立审执一体化服务民营企业体系,为企业提供立审执一站式服务。在精准摸排、深度调研、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出台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及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意见,组织开展“6+1”专项行动,对涉企案件快审快执,审慎采取保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采用以资抵债、以债转股、分批履行、轮候冻结、执行和解等稳妥温和的执行方式,为企业生存发展留足空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联系企业制度,深入开展走访企业活动,为企业查补管理漏洞,有效增强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