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虞城】念好执行监督“紧箍咒”

发布时间:2020-11-11 14:45:12


    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人民法院在攻坚执行难工作中,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谈一谈、问一问、敲一敲、晒一晒”等灵活多样的党风廉政建设活动,激发执行干警参与党建工作的热情,实现了党员干警由被动接受监督到自觉接受监督的思想转变,有力促进了执行质效、执行权威和执行公信力的提升。

    ■谈一谈: 念好监督“紧箍咒”

    “近期执行信访案件有上升趋势,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尽管执行局在执行攻坚中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部分当事人对目前的执行工作还是不满意,说明我们的工作作风、执行措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短板。你作为执行局负责人,要加强队伍管理,多在提升执行质效上下功夫……”

    “受疫情影响,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在情绪上存在很大波动,一些案件特别是涉民生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对执行工作有意见,个别干警在接听当事人电话时脾气急躁,态度不好,有的案件在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瑕疵……”

    这是虞城县纪委监委派驻法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艳霞约谈该院执行局局长赵海亮时的一段对话。像这样的约谈,纪检组经常进行。

    王艳霞风趣地说:“为了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纪检组经常会给执行局念一念‘紧箍咒’,常给发现有苗头性问题的干警提个醒,督促执行信访案件及时化解,防范执行过程中干警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2019年以来,派驻纪检组共约谈执行干警16人次,开展集体约谈4次,执行案件信访化解率、当事人满意率有效提升。今年疫情期间,当事人信访反映的“执行进度慢、执行强制措施减弱”等11个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

    ■问一问:

    个案监督补漏洞

    “我是买受人马某,我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以1000余万元竞拍成交的一处厂区房地产,因为被执行人及其亲属的极力阻挠,迟迟得不到执行。请贵院纪检部门能够督促监督执行。”这是买受人马某向法院纪检部门提交的反映信。

    尽管马某在信中反映的内容不涉及法官违规违纪问题,但纪检组认为,买受人通过司法程序公开竞拍的财产不能及时交付,说明法院在执行工作中还存在短板和漏洞,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司法公正。

    在分析案情时,王艳霞说:“反映信既是当事人对法院执行工作和派驻纪检组的信任,同时也是对司法公信力的期盼与信任,压力再大,我们也要把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解决好。”

    调阅卷宗,询问案情,在了解案件的阻力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后,王艳霞与执行法官一起多次到标的物现场查看情况,向被执行人及其亲属讲法律、说道理,释明拒不迁出的法律后果,并发出强制迁出公告,但被执行人仍拒绝迁出,甚至抬出80多岁的老母亲坐在厂房门口,威胁执行干警,给案件财产交付施加压力。

    为确保买受人及时客观公正实现自己的财产权益,同时又避免矛盾激化,执行法官在持续做工作无效的情况下,经向党组汇报,决定对该案采取强制执行,同时,采纳纪检组的建议,请求纪检组对执行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8月25日上午,执行局派出20多名干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机关工作人员、驻院纪检组以及辖区网格员现场监督,电视台对执行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在强大的执行压力下,被执行人以及实际占用人全部迁出厂区,执行干警随即对厂区大门和多处房门强制换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及检察人员分别在执行笔录上签字,随后,执行法官将厂区钥匙交给买受人,案件顺利执结。

    ■敲一敲:

    干警头脑更清醒

    “新任职的同志不但要对党忠诚讲政治,严格执法作表率,更重要的是要永葆廉洁守底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规范司法行为,时刻维护司法形象,知敬畏、存戒惧,以过硬作风展现虞城法院良好的司法形象,用实际行动向院党组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10月14日下午,虞城县法院608会议室,新任职人员任前廉政谈话正在进行。王艳霞对赵海亮等9名同志作任前廉政谈话,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晓辉提出四点要求,对新任职的同志寄予厚望。

    “作为一名执行局局长且又是一名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沉重,我一定要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勤政廉政,在办理重大复杂执行案件中真枪真刀磨砺,为干警树标杆、做榜样,让党组放心,让当事人满意。”赵海亮首先作表态发言。

    类似这样面对面的场景,派驻纪检组经常进行,由于方式灵活多样,每次活动都收到良好效果。

    陈晓辉介绍说,对新任职人员进行任前廉政谈话,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举措,也是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就是让大家牢记不管是岗位调整,还是新任命提拔,对大家而言都是人生的跨越,是肯定,更是责任,是信任,更是重托。

    “执行工作是法院的关键岗位,也是纪检组重点监督的关键领域。近年来,对执行岗位和执行干警实施重点监督,面对面对干警存在的廉政隐患敲一敲,提提醒,已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王艳霞说。

    2019年以来,派驻纪检组与该院机关党委组织执行局等法院重点部门观看警示教育片11次,组织党员法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3次,开展以案促改、规范执行行为等活动6次,提升了执行干警的廉政风险意识、纪律作风意识和执行规范意识。

    ■晒一晒:

    权力阳光更透明

    “我是执行局党支部书记,我首先给大家晒一晒我的工作思想情况。在‘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质效’专项活动中,我所在的团队办理的几个案件社会效果不是很好,案件办理数量与其他团队相比存在一些差距,执行质效、实际执行到位率等指标还有提升空间……”

    “我在办理案件中,一名当事人偷偷将装有现金的信封放在了我办公室的抽屉里,在多次退还不了的情况下,我原封不动交到了纪检组……”

    “作为一名党员,我在疑难复杂案件的执行上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对党章党规的学习不够深入,对纪检监督在思想上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

    这是执行局党支部正在进行的党员晒权责的一个场景。每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派驻纪检组和机关党委都会派人参加。虽然晒权责是党建工作的必修课题,但如何让党员干警履好职尽好责,怎样让日常监督成为开展执行工作的动力,派驻纪检组和机关党委动了不少脑筋。

    纪检组要求,“晒权责”时间上要常“晒”常新,空间上要常“晒”固定内容。随着“晒权责”活动的不断深入,从刚开始的“晒”得少、轻、浅,逐步引申到“晒”得多、重、深。党支部会议“晒权责”,进一步丰富了党建活动内容,使执行干警在行使执行权力时更加阳光、透明,也使当事人真切感受到了执行干警的作风转变。

    陈晓辉总结说,在“晒权责”活动中,身边人的监督往往最直接、最有效,谁的工作岗位有哪些权限,有哪些徇私空间,熟人、身边人最了解,大家也能听得出你是真“晒”还是假“晒”,党支部的组成人员都是身边人的老熟人,最了解情况,监督效果也最好。

    今年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虞城法院的执行指标出现下滑趋势,派驻纪检组和院机关党委及时监督跟进,7至8月,执行局党支部连续开展党员“晒权责”活动,每名干警把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晒在桌面上,赵海亮带头剖析问题原因,主动办理疑难案件,在党员干警的带领下,质效指标逐步回升,8月底排名进入全市法院第一方阵。截至10月22日,虞城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987件,其中新收2491件,结案2304件,17项执行质效指标高于全市法院平均值。本报记者 赵栋梁 本报通讯员 陈金华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