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新郑法院主动融入新郑市优化营商大局,不断增强司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多措并举,为促进新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该院将案件审判与服务发展有机结合,院领导每年至少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一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重点工程等情况,提供法律咨询,指导企业调处纠纷。同时,法官联合司法局、金融机构,开展送法到企业活动,法官就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如何识别虚假贷款合同等为企业管理人员、法务人员和员工授课培训,补齐专业知识的短板。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增强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意识,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提高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法律能力。
该院在处理涉企纠纷案件时,开通绿色通道,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案件,力争实现当日立案,并对该类案件实行优先送达、优先排期、优先开庭,争取该类案件实现“快立、快审、快结”,减轻企业诉累。
该院法官在新郑工业园区巡回法庭,积极向园区企业以及周边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满足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司法需求,为园区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稳妥处理“僵尸企业”。充分运用破产清算、和解、重整手段,积极稳妥处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020年4月27日上午,该院组织召开新郑某制品有限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会议通过财产处置方案、财产变价方案、财产分配方案。当前对于土地问题暂时搁置、土地及附属物能否最终作为破产财产进行清偿。为后期工作指明方向,力争确保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最大化。
依法惩治犯罪,营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营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严厉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害财产犯罪。该院紧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重点打击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
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对于因资金暂时短缺但仍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可通过执行和解、债权转股权、债权转经营权等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