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档案
刘瑞,200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学院,2005年参加工作,现为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柳林法庭员额法官。
经验分享
我是一名普通的民事法官。2009年入职金水法院后,我从一名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动摇更有执着,但正是凭着这份对公平正义的执着才能成长为今天经验丰富、成熟稳重的员额法官。入职至今,我先后办理了刑事、民事、再审等各类型案件。2019年以来平均每月审理民事案件近110件,多次被评为办案标兵。荣誉对我来说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怀揣这份荣誉,我感觉到当事人期待的眼神更多了,能不能做出更好的裁判任重道远。我会继续前行,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让每一次落槌都无可挑剔,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群众,满怀深情,恪守初心。
作为一位法官,我的初心就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捍卫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群众真解决问题,群众自然会信任你”。我在办案过程中深有感触。
2018年,我办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案件是一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和3个朋友聚餐,酒后驾驶摩托车离开,发生单方交通事故并当场死亡。死者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本来生活条件就不好,再加上这个突发噩耗,对这个家庭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案件一共三名被告,其中两个被告都去交警五大队调过证据了,但是都只调取了对己方有利的证据。为了能全面审理案件,我第三次去交警队调取该案证据,并与当时的出警民警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开庭当日我考虑到死者家属情绪会过于激动,建议律师出庭,但是死者的父亲红着眼眶说“刘法官,我们的孩子不在了,我们的天都塌了,但是我们相信你,我会控制好情绪的”。面对这样的话语和质朴的感情,我觉得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经过认真审理,我判决其中两个被告承担了相应的赔偿责任。原被告均未上诉,表示服判息诉,原告父亲还送来了锦旗。
“我愿意跟随我妈妈一起生活,跟妈妈一起更开心、快乐”。这是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一个小女孩写的,女方和男方离婚后,不到10岁的女儿双方协议让男方抚养,但是男方并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女方要求变更。考虑到孩子尚小,双方即便离婚了,但是孩子是无辜的,所以我坚持让双方调解,即便不能调解也不要再次伤害一个孩子的心灵。庭审过程中双方据理力争,都表示要小孩的抚养权,女方为了能争取到小孩的抚养权要求小孩出庭,考虑到孩子还处在未成年的时候,往往是心理的成长阶段,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烙在孩子心里,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当孩子出庭看到曾经最亲近的两个人变成了仇人,看到双方在争斗过程中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孩子夹在中间不知所措,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我当时就拒绝了女方的要求。我经过认真审理,综合了小女孩的意愿和多方面的考虑,支持了女方,判决后双方都表示不再上诉。
其实审结一起案件并不难,但要有效化解双方的利益冲突,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去感同身受当事人的酸甜苦辣,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懂得了当事人的心思,就离他们近了,也就能更好地为当事人做实事,当事人也能更加支持配合我的工作,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对工作,热情担当,牢记使命。
2018年,因工作需要我从院本部调入柳林法庭工作。柳林法庭是金水法院的派出法庭,管辖范围大,案件数量多,特别是北三环以北城中村改造后各种类型案件持续大量上升,疑难案件也在不断增长,工作压力也随之而来。
即便是压力大、任务重,我也不允许我的案件存在任何瑕疵。为了能让每份判决都是正义的产品,既保证办案质量,又兼顾办案效率,我一方面积极学习,与时俱进更新扩充我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强迫自己去了解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知识。为此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但比办案压力更大的压力是来自当事人对法律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更有甚者把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发泄到法院。鉴于此,我主动去研究当事人的心理,发现有些当事人对判决文书不服,并不是因为法院判得不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判决书说理不够充分,当事人有的看不懂,有的产生误解,不能被判决书说服所致。找到问题就立马解决,我在判决书中大方亮出我的思考过程,努力提高判决书的严密逻辑性和专业素养性,让当事人胜的清清楚楚,败的明明白白。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死磕精神,现在的我已经掌握了一套系统化解矛盾的能力,让我能在工作中更加的游刃有余。这也是我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原因,为了解决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纠纷而不停地扩充自己人文社科等科学知识,也是在另一种层面扩展我的人生宽度,与此同时我的付出也换来了更高的认同,从而增加了我的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累并快乐着。
对法律,充满热爱,不懈追求。
从小我就比较喜欢法律,别人看似枯燥的法律条文我却能看的津津有味,看电视也是最喜欢看法制节目,所以高考后我毫不犹豫报考了法律专业,也很幸运我从事的工作也正好就是我的兴趣。现今法律可以说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公正司法、维护公正正义是我的最高荣誉。每审理一个案件就像是倾心打造的一件艺术精品一样,案件质量就是我最高追求。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断去学习一些新知识,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不保守,保持活力和先进。法律更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专业,为了能开阔视野,我坚持订阅一些法律专业杂志等书籍,学习一些经典案例,认真研究每一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对我来说,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看一些法律专业书籍更像是一种享受和放松,然后把所学运用到审理案件中,在判决书中把判决理由有理有据有节的一一展示出来,确保裁判文书让当事人看得懂、信得过、理解得了。
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得益于我优秀团队的大力配合,他们从事繁琐的文书送达、庭审记录、庭前调解、草拟文书、打印报结、订卷归档等任务,使我能专注于庭审过程和文书撰写;同时家人的理解和付出,也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对此我深表感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立足审判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把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融入执法办案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