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的个头,黝黑的肤色,一双眼睛里总是散发出温和、坚定的光芒,即使在病床上也不例外。除了在法庭、在与当事人沟通的过程中,你听不到他过多的话语,却总是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看到他办公室里加班到很晚才熄灭的灯光。李庆军,河南法院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用默默无闻、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让我们看到什么是平凡的伟大,他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他用不争名利、不慕前途的赤子之情给法官职业作了最好的注脚,他用舍生忘死、胸怀苍生的拳拳初心演绎出一首永恒的生命赞歌!
在看了李庆军的事迹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他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在每天做腹膜透析的痛苦中,继续坚持完成繁重的审判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他在从北京医院检查回来的当天,直奔单位加班“把耽误的工作补回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他在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卷宗住进医院之后,还频频通过电话向当事人进行调解、向同事安排后续的工作?是那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吧,工作之时冲锋在前,名利之际甘居之后,李庆军择一业、终一生,倾尽毕生精力把“人民法官”做到了极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李庆军对法官职业的执着坚守,对法治事业的笃定追求,更彰显了人民法官的“无我”初心。
坚守初心,就是坚守风雨兼程的进取之心。有坚定信仰的人是幸运的,为了信仰倾注一生是幸福的。李庆军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民诉法研究生,专业水平很高,早在2001年,李庆军撰写的裁判文书就获得了“全国法院优秀民商事裁判文书”三等奖,被评价为“针对性强、逻辑严谨,言之有据,判决结果具有说服力。体现了法官居中裁判的身份和地位,避免了法官凭主观之嫌,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25年的审判生涯,他始终坚守在一线工作,热衷于钻研民事审判前沿业务,2016年立案二庭共结案2610件,李庆军团队共结案849件;2017年立案二庭共结案2686件,李庆军团队共结案667件;2018年截至8月底,立案二庭共结案1309件,李庆军团队共结案360件,连续三年,李庆军都是全庭办案最多的法官。在河南高院2017年举行的首批法官入额考试中,李庆军的民事专业成绩在全院排名第四。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向李庆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在事业上的进取之心,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体现的是进取精神,彰显的是初心使命。
坚守初心,就是坚守胸怀苍生的为民之心。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千里不忘本,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倾听民情民生,方能为民排忧解难。周光华老太太的案件胜诉了,对方却向省高院提出了再审申请,周老太太心里怕极了,对方“有权有钱有关系”,一、二审都胜诉的案件,会不会到了这里被推翻?“不管什么原因,都得按法按理来办!”李庆军在听证会上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仍回响在周老太太的耳畔,在收到驳回对方再审的裁定书后,周老太太带着托老家亲戚在乡下收的土鸡蛋,挎着筐从南阳坐了将近300公里的大巴找到了李庆军家。看着老太太充满期待的眼神,李庆军这一次没像对待其他当事人一样把她拒之门外,而是热情的把老太太请进家里喝茶聊天,临走时又给老太太拿上了自家买的山药等补品。李庆军去世后,老太太每每想起李庆军的温言暖语,仍是泪水涟涟,称“这辈子也忘不了他。”李庆军就是以这样朴实、真诚的方式走进群众心中。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不忘初心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司法为民也不是一种虚伪的说教,从纠正怨错案件到完善产权保护,司法为民就是坚持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应;从打造智慧法院到推进司法公开,司法为民就是为了让公平正义愈发可触、可感、可信。
坚守初心,就是坚守恪尽职责的敬业之心。时间砥砺信仰,磨难见证初心。李庆军在25年的审判生涯之中,执着敬业,坚韧要强,被同事们总结为“三不法官”:不向领导伸手要待遇、不向当事人伸手要好处、不向同事朋友伸手要照顾。在他办理的案件中,有很多抱怨社会不公、情绪激动的当事人,经过他的耐心接待最终都调解结案,处理的案子不但法律效果好,社会效果也堪称完美。患病后,怕耽误工作他选择了可以在家做的腹膜透析,一天四次,常常来不及吃饭就匆匆上班,去世之后,办公室里还有满满一抽屉过期的面包饼干,都是来不及吃的早餐;每月去北京复查,他总是选择乘坐周一夜里的火车,周二做完检查直接回办公室加班;他的病情需要严格控水,断案子说到舌头发僵,他就漱口,再把水吐掉。一直到2018年9月1日换肾手术的头一天,他还在上班,进手术室前打出的13个电话,全部打给领导和同事,谈的全部是工作……李庆军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以顽强毅力坚守岗位的一举一动,成为映照初心的真实写照,成为全省干警心目中的指路明灯,光之所耀,经久不灭。
坚守初心,就是坚守永葆本色的廉洁之心。廉洁失守,初心就会失色。“法院是说理的地儿,大家做这份工作,一定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双方当事人,不能给党抹黑,不能给法院抹黑。”李庆军走了,他的话依然深深留在同事的脑海里。李庆军在审判岗位上立志、严行、修身一体推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把增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李庆军的同学侯怀乐、好友李国刚、表哥李继贤、妹妹李香莲找他疏通案件均碰了钉子,“庆军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不给情面!”但也是在李庆军严以律己、秉公用权、务实清廉作风的感召下,亲友们渐渐都理解了他。当事人的满意就是对李庆军最好的评价,他办理了那么多的案件,没有一起群众投诉。“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正因为李庆军能够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和得失,才能不为私欲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在人间留下一世清白。
山不争高自成峰。生前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李志军是一面旗帜,更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当我们行至半山时抬头仰望,能够检视自己的初心还是否坚定、方向有没有偏离、脚步是不是踏实,能够鼓舞我们把初心使命举过头顶,严守敬业奉献的本职,继续走好法治建设的长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