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学习“全国模范法官”李庆军事迹有感

  发布时间:2019-09-04 08:24:51


    时间定格于2018年9月28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庭副庭长李庆军的突然离世,引发了网上网下、业内业外的集体追思,并被人社部、最高法追授为“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李庆军法官的事迹被报道后,一位网民在留言中这样写道:“你使许多事情发芽,而自己被冬天拂去如落叶。”54年的生命长度,25年的法院工作历程,你犹如一颗流星匆匆划过茫茫夜空,但刹那芳华,便是永生。

   “法官当如李庆军”。追随“全国模范法官”李庆军同志的足迹,要学习他那忘我无私的工作态度和捍卫公平正义的工作精神。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我们要坚定法治信仰,忠诚司法事业,争做新时代的法官,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恪守公正当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当前法治社会下的时代最强音,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的最殷切期待。学习李庆军,就要学习他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的信仰。诚然,法官所从事的工作,每一件都在定纷止争,每一件都在运送正义,每一件都关乎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那善恶之间的定夺,那是非黑白的澄清,那生死之间的抉择,全系于我们手中。我们的全部司法活动,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心中怀有正义之法,目光往返流转于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为当事人作出一个公平的裁断。

    二是孜孜不倦恒为业。“时光的流逝不会让法治的激情懈怠消失,骨感的现实也不会让丰满的理想折翼”。学习李庆军,就要学习他为了人民的审判事业而殚精竭虑、孜孜不倦的精神。从走上审判岗位的那一天起,他辗转于一批又一批的当事人之间,日复一日地用精湛的审判技巧、高超的调解技能审结、化解着一个个疑难案件,书写着一个属于他自己创造的奇迹,用青春默默地谱写着敬业的精神。当19本写有密密麻麻的工作记录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当在生命的最后8个月内仍结案120余件时,当躺在手术病床上仍向案件当事人释法答疑时,我们的好法官李庆军在用生命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法官”。李庆军法官走了,泪水冲刷不去我们对他的怀念,时光磨灭不了我们对他的崇敬。

    三是身先士卒敢为先。“纯粹才能直言,无我才能无私”。学习李庆军,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干净做人,无畏做事的胆识。因为内心良知的约束,因为捍卫正义的化身,当面对亲朋好友的“打招呼”和当事人许诺的“好处”时,李庆军都无不为所动,始终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事不对人,他常说“法院就是说理的地儿,要对得起良心和当事人,不能给党和法院抹黑”,他说到了,也做到了,而且这一信念坚持到了生命的尽头。做为一名法官,就要秉承“铁肩担道义”、“侠骨促公正”的精神,这样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守住底线,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廉洁自律。

    通过学习“全国模范法官”李庆军同志的事迹,我看到了他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工作,为的不是每个月微薄的收入,也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利,而是他始终认为:在审判席上一天,做法官一天,就不能给审判席上的“审判长”、“审判员”这个牌子抹黑!是的,法治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司法权威也不可能朝夕树立,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学习李庆军,做新时代的法官,理当承继法治信念,在坚守法治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虽然追寻的脚步可能历尽沧桑,但只要心中的信念从不迷航,跋涉的尽头必将灿烂辉煌!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