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刚,中共党员,1997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渑池县人民法院立案团队员额法官。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能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安心本职工作,任劳任怨,不叫苦,不喊累,对于分配的工作总能圆满完成,受到全院干警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结案近500件,平均每年结案150余件。且所结案件中无一缠访、无一闹访、无“三案”现象发生,较好的维护了一方稳定。2017年6月不幸遭遇车祸住院,2018年5月在身体尚未痊愈的情形下,即主动申请到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且在短短不足七个月时间内结案200余件,名列全院前茅,被表彰为全市法院第三季度办案模范。
繁简分流提质效
在工作中,坚持所有案件在流程中进行,对照流程掌控案件进度。坚持每周一统筹安排一周工作,制定一周计划,对手中案件分门别类,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诉讼服务中心,针对诉前保全案件和诉裁速决案件较多的特点,他对亟需保全的案件,急当事人所急,大胆适用保全程序,及时适用保全措施,在诉前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查扣措施,不仅使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证,并促使一部分案件在诉讼中得以调解结案,达到了案件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于诉前调解案件,他利用多年的审判经验,把握情理法的结合,调解中以情入理,以理说法,不盲目,不武断,不急躁,与当事人双方耐心沟通。许多同意诉前调解的当事人都是本着能和则和的意愿来的,有了这个基础,大部分案件的事实并无太多争议,所以在调解中的情理、法理分析尤为重要,他虚心接受老同志的建议,借鉴老同志的工作经验,针对不同特点的当事人及案情,采取了婚姻家庭案件要“以慢打快”的方法,多说“情”、少说“法”,使得一批赡养、抚养、离婚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对于涉及债权债务类案件采取“以快打慢”的办法,此类大部分当事人知道自己行为的性质,不愿或者不能面对对方诉求,在此情形下,采取速战速决,打消责任方的幻想、消除权利方的疑虑,列明责任义务,阐明违法责任后果,在调解的同时普及了法律,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达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对于权属类纠纷,采用多听少说的办法,查明案件基本事实,抓住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辨法析理,划清责任界限,让当事人自己定位责任。既让当事人充分行使了权利,又让当事人透彻了解了义务,案件结束后让他们胜的清楚,输的明白。
畅通渠道顺民意
在立案登记工作中,以便民、快捷、高效为宗旨,兼顾有序、严谨。在协助团队长做立案登记工作时,他紧紧围绕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内的案件,无条件立案接收;对于当事人诉讼请求不明确一次性的告知所需材料,让当事人不多跑一次腿;对于原告所诉内容存在风险的明确告知诉讼内容的缺陷,让当事人对自己的请求有所预判,为以后的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于不属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其法律规定,引导当事人到异地法院诉讼,或者到相应的机关主张权利。对于申诉复查案件,本着严谨的态度,从案件事实出发,紧扣法律规定,调取卷宗、询问当事人,融调解于再审审查中,多渠道化解,符合调解的案件上报后进入再审程序,不符合条件的也尽可能让当事人明白相关的法律规定,促使其履行义务。
恪守清廉有底线
廉洁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随着办理案件越多,所牵涉到的人和事就越多,各种关系纷至沓来,他坚持廉洁底线不动摇。始终把“三管”、“三不”作为标准要求自己。“三管”,即要管住自己的手,当事人的财物绝对不拿;管住自己的嘴,当事人的宴席绝对不吃;管住自己的腿,灯红酒绿的场所绝对不去。“三不”,即在办案过程中不为情所动、不受金钱诱惑、不被权力左右。他的做法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尊重,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成绩属于过去,荣誉鞭策未来!王留刚同志坚信:只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真诚地办理好每一起案件,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一定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也一定会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