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高保群一行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宋海萍的陪同下,莅临山阳区法院,视察调研“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为了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的成果常态化、制度化,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贯彻“两分三化一惩戒”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了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
繁简分流破桎梏
解决执行难,关乎司法公信和百姓的切身利益。山阳法院院长朱战利多次强调:“要在执行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以改革破藩篱,尽快建立执行繁简分流机制,破解执行难。”
该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执行改革创新,制订了《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实施方案》,促使繁案精办、简案快办,有效破解了执行难的工作局面。目前,该院耗时最短的执行案件仅用一周,简单案件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12月3日,申请执行人王某等5人将一面写着“廉明高效,公正执法”的锦旗,送到山阳法院执行局:“感谢山阳法院的法官,本以为我们的案子要一两年才能办结,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让我们来取执行款!”
分段执行促监督
2017年8月,山阳法院试水“分段执行”新模式,进一步合理配置执行权,提高执行工作效率。该模式打破了执行干警“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转而实行流水作业的新模式。自该模式运行以来,该院案件执行周期同比缩短28天。
按照执行案件流程,该院将整个执行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由不同的团队负责:内勤组进行收案登记、甄别案件类型,科学分案,再转给调查组负责财产查找、查封、冻结,之后由实施组进行执行和解、评估、拍卖财产,依法采取限制出入境、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等各类强制措施,最后由裁决组负责执行异议、审查案件是否符合结案标准等。
每个案件的执行都由各个团队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不仅实现了执行案件办理的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还可以形成对执行流程的有效监督。
执行三化强效果
山阳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加速执行智慧化,推行节点账册化,加强监管即时化,不断提升执行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李某申请执行顾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执行法官在短短15天内,就将该案执结完毕。该院执行局负责人康福军介绍说:“执行的高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益完善的查控系统,我们与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工商等部门,建立网上执行联动,只需要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实现案件查控……”跑柜台、跑现场的传统查控正在向“键盘上执行”转变。
近年来,山阳法院积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执行指挥中心,完善指挥功能,提升执行质效。
朱战利介绍说,执行指挥中心集监控、查询、指挥、部署功能于一体。通过该系统,执行指挥中心可连线现场执法干警,随时掌控现场情况、有效发布指令,还可以对执行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同时,还能对执行各项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对执行案件的整个流程和节点进行监管,为法院执行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多样惩戒震老赖
为破解执行难,山阳法院创新工作措施,大力开展执行攻坚,坚决依法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营造重拳出击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浓厚氛围。
“法官,我现在就还钱,能不能把我从黑名单上撤下来啊?我不能因为这把工作丢了啊!”焦作市某企业失信被执行人陈某上了“黑名单”,并在网上公布,被群众围观、领导约谈,当即到山阳法院履行了3万元的货款。
类似陈某的案子在山阳法院不断上演。该院通过发布高消费限制令,将失信被执行人纳入“黑名单”,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度假等高消费,令其寸步难行,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今年7月初,山阳法院引入执行悬赏保险机制,形成了法院主导、申请人自愿、全民参与的执行悬赏机制,依靠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破解“被执行人难找、可供执行财产难查”难题。
7月17日,山阳法院首次通过执行悬赏保险方式抓获了一名“老赖”。举报人向法院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魏某在某小区居住,并给出了详细地址。法院连夜组织干警到达举报人提供的地点进行布控,成功将魏某控制,并带回法院。
此外,山阳法院还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集中执行”常态化,联合打击拒执犯罪,不断加大失信曝光力度,建立健全失信公示系统等,营造“失信可耻,诚信光荣”的良好氛围。
人民法院报2018-12-23 7版 廉玉光 谢亚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