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执行硬汉刘学彬

  发布时间:2018-12-20 08:03:07



工作中的刘学彬


刘学彬将执行款交给申请执行人


执行现场

    在同事的眼中,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他,作风硬若磐石,办事雷厉风行。在当事人心中,坚守正义的他刚正不阿,一心为民,敢于动真碰硬,极力维护法律权威。

    为了逮住“老赖”,寒夜里,他和同事一起连续蹲守五夜;为了破解执行难,他连续两年放弃所有假期,终日奔波在执行路上;为了让当事人尽快拿到执行款,他卖过煤、卖过猪、卖过牛。2017年以来,这位执行硬汉成功执结各类案件861件,执行到位金额1.02亿元,让一份份“空头支票”变成了当事人手中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他就是汝州市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兼执行一庭庭长刘学彬。

    A

    ●敢啃硬骨头

    “在民事审判岗位工作时,一直觉得民庭忙、累,没想到执行工作更忙、更累。”这是刘学彬对执行工作的切身感受和体会。

    他2000年11月通过考试被招录进汝州市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汝西法庭副庭长,在民事审判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在基层法庭工作期间,他一直是院里的办案标兵、能手。2015年4月,在院党组的调整下,他来到了执行局工作。

    “执行工作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挑大梁,你有没有信心?”院长杨长坡找他谈话,谈话内容他至今记忆犹新。

    “执行工作不好干,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刘学彬忐忑地回答。

    “你在院里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相信你一定能胜任!”杨长坡的话让刘学彬既受鼓舞又感动。

    他下定决心:“既然让咱干,咱就一定要干好。”

    汝州市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延斌说:“学彬外表文气却内心强大、性格刚强。他善啃硬骨头,越难的案件他越有斗志。”

    在执行葛某等31名申请人申请执行某矿务局合同纠纷案件中,因涉案标的额大、涉及申请人多,刘学彬带领团队采取集中查封、集中拍卖、按比例受偿的方法,集中查封、拍卖了该矿务局2万吨原煤。但在该批原煤网拍成交后,因矿务局和当地群众有其他经济纠纷,竞买人拉煤时,200余名群众围在矿务局门口进行阻拦。为保证案件的顺利执行,他带领干警吃住在案发地,整整一个星期,一遍又一遍地向群众讲法律、讲政策;用高音喇叭向群众喊话喊得嗓子都哑了;和当地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们一道挨家挨户地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将2万吨原煤顺利拉走。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三岁的儿子怯生生地拉着妈妈的衣角问:“妈妈,这个人是谁呀,他怎么那么黑呀?”刘学彬尴尬地笑了,他的妻子却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哭着一把抱住满身煤灰的丈夫。

    刘学彬因其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工作作风,被群众称为法院执行局的“拼命三郎”。他不仅卖过煤,更是在盛夏时节卖过猪和牛。为了让当事人拿到执行款,他进驻猪场三天两夜,清点、变卖生猪;在遍地牛粪的牛棚内连续奋战12个小时,将查封的10余头肉牛予以成功变卖。

    在执行局工作的三年来,他为大家、舍小家,没有完整过过一个节假日,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带头办大案要案,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在全院起到了强烈的示范效应。

    B

    ●秉持硬作风

    平均一天接打100个电话,手机一天要充三次电,每天要见许多当事人。这是刘学彬的日常工作状态。虽然很忙,但是他对执行工作的认真执着、对当事人的耐心细心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当事人有怎样的疑问,他都一一耐心解答、认真接待,给当事人做释法工作,研究制订解决方案。

    “每次打电话,刘法官都第一时间赶往被执行人家中,从不推诿,他真是把我的案件当成事儿了。”当事人宁献国因为一起执行案件认识刘学彬。为了执结案件,刘学彬和同事们先后跑了四趟,终于把被执行人堵住,并使案件达成和解,给付到位。宁献国感慨地说:“要不是执行干警,还真是没门儿。”

    朋友潘朝阳到办公室去看望刘学彬,刘学彬说:“你先等等,等接待完当事人我们再说。”结果潘朝阳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机会和他说上一句话。临走时潘朝阳无奈地说:“你的这个工作真不是谁都能干的,我坐在这里听都听得头蒙,别说耐心解答了。我先走了。”

    执行的艰辛,不分昼夜,不论季节。2017年11月28日晚上11点,夜空中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夹带着雪花,气温已降到了零摄氏度以下。此刻,刘学彬正带领着史炎龙、夏海洋等干警隐蔽在一辆普通牌照的面包车里,蹲守在一名被执行人家门口不远处。从下午6点接到申请人举报开始蹲守到晚上11点,被执行人仍然没有出现。这已是他们第五次蹲守了。前四次每次都蹲守到凌晨1点,但都没有收获。为了防止被执行人察觉,他们蜷缩在车里,不能打开引擎取暖,全程保持静默。当晚雨夹雪,大家穿得单薄,史炎龙小声地询问刘学彬:“刘局,今晚被执行人估计还不会回来吧,这么冷,先撤吧。我们还没吃饭呢!”刘学彬回答:“同志们再等等,今晚下雪,被执行人可能会放松警惕,再忍忍。”时间无声地划过,那天晚上他们蹲守到凌晨3点,在大雪已经没过脚踝的时候,被执行人终于出现了。

    雪夜执行、夜间突击、假日奔袭……对刘学彬及其团队来说,这些是家常便饭。任何时候,只要接到举报电话,他们就不敢耽搁,第一时间雷霆出击。早出晚归、通宵达旦,每天连轴转的工作状态,让年仅40岁的刘学彬患上了高血压,现在必须服用降压药才能控制病情,但是他仍然一刻不停地奔波在执行路上。

    C

    ●善用智办法

    超出常人的付出,夜以继日的苦干,并不代表他是一只“笨鸟”,相反,他是一个极富智慧的执行法官。他善于思考,别人办不了的案件在他手中总能找到解决的突破口。在薛某、王某申请执行洛阳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两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运输公司在案件审理阶段,即将其名下的所有车辆转让过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名下已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办公场所已不存在,公司账户已注销,法定代表人也已死亡。自2010年至2016年,6年间,案件历经两任庭长、四个承办人,均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申请人薛某、王某多次扬言要去北京信访。2016年4月,院领导将这个案件交给刘学彬承办。他接手后,对该运输公司重新进行了调查,发现该运输公司的另外两名股东均成立了新的汽车运输公司。刘学彬首先想到参照公司法中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规定,引导申请人另案起诉公司股东,要求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在刘学彬的依法引导下,薛某、王某另案起诉了该公司的股东,案件最终顺利调解,三名股东一次性支付申请人王某15万元,支付申请人薛某25.9万元。

    杨长坡说:“学彬爱动脑子,这几年,经他手的大案要案很多,他总能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时间区分案件的类型,制订执行方案,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最终取得良好的执行效果。”

    作为执行一庭庭长,刘学彬模范带头,调动干警积极性,发挥干警特长,带领老中青团结协作,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参加院里的“春雷行动”“夏季雷霆行动”“秋季攻坚行动”等行动,自行组织干警开展早间执行、夜间执行、假日行动,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执行,较好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两年来,全庭共执结各类案件2229件,执行到位金额3.48亿元,得到了院内外一致好评。

    D

    ●创新硬举措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学彬还积极当好院领导的好参谋、好助手。在他的积极参与下,该院创新实施了不少全面围剿“老赖”的执行硬举措。他发起并牵头与保险公司签订了执行悬赏保险、执行救助保险战略合作协议,与多家通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定位、定制“老赖”专属彩铃等,最大程度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促使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协调推进由汝州市委政法委牵头全市30多家单位协作共建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的形成,多部门协助查人、查车、查房、查存款、查纳税信息、查通话记录;协调法院与纪委监察委、组织人事、文明委等部门建立失信惩戒联动机制,联合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诚信监督,加大威慑和惩戒力度。该市所有的干部提拔、人大代表的选举、村两委班子的选举、文明村的创建、各级文明单位的评定都会事先到汝州市法院执行局征求意见,如果是失信被执行人就会一票否决,真正建立了全市一盘棋的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成为解决执行难的一大“助攻”。

    近年来,汝州市法院在执行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先后三次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的批示肯定。该院的执行质效也在全省保持先进位次。

    连续多年来,刘学彬本人以及他带领的执行一庭结案数量以及实际执结率在该院都名列第一,为该院执行工作在全省法院系统处于先进位次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他被评为“汝州市十佳平安卫士”,2018年被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这就是刘学彬,一名战斗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中的执行硬汉。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殷切期盼的当事人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忠诚和信仰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