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年来,身患尿毒症的他每天靠透析维持生命,却是全庭办案最多的法官;换肾手术前一刻,他还接连给同事打了13个电话叮嘱案件细节;他留下了19本日记,记录了11年间的工作生活……他就是被本报2018年10月10日报道的出彩河南人代表、既干净又干事的新时代好法官——省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李庆军。
即日起,本报将循着李庆军19本日记有关内容,透过只言片语的记录,和大家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了解日记背后他爱岗敬业、刚正不阿、有法有情的感人故事。
包公刚正不阿办案原则深入李庆军骨髓
在河南大学政治系读书的4年中,李庆军无数次和同学路过开封的包公祠,不知道他后来读研究生改修法律专业与此是否有关联,但可以肯定的是,包公刚正不阿的办案原则,已深入李庆军的骨髓。
在李庆军的日记里,人们会看到经常有人为案件找关系的片段,但是他都在悄然关闭“后门”的同时,通过释法明理,让求情者知难而退,甚至心服口服。
“2017年10月18日
剩下这一段时间,要全力以赴办案,结案率会影响全院的工作成绩。学好十九大精神。整改,要有变化,不能空。把关要把严,不同审级有不同审级的职责、任务。办好案,对法律负责,对当事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要有底线。”
李庆军的同窗好友、曾任李庆军弟弟李军社高中班主任的侯怀乐,提起李庆军既佩服又感动,还有一点感慨:“庆军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不给情面。”
2005年,侯怀乐找到李庆军,请他帮忙处理自己侄子承包盖房发生事故的案子。“我当时就想,凭我和庆军的关系,他应该能帮忙。再说,我作为他弟弟的班主任,三年来为他弟弟的学习生活操碎了心,他总不能不给我这个面子。”侯怀乐安慰自己。
第二天见面,李庆军一看完案卷,就直截了当、异常严肃地对侯怀乐说:“我们是好友,但案子是案子,受害者就是受害者,我不能干涉。”侯怀乐一听蒙了,他万万没想到李庆军会这么干净利落、不给情面。“你弟弟在我班上学习,我是怎么操心的,你却一点也不通融。”侯怀乐很失望,闷闷不乐地回去了。
“我也理解庆军的做事风格,知道他的原则和立场,但一想到他这么不给面子,当时还是有那么点不痛快。不过,事实也正如他当初给我指出的路子一样,努力调解,争取取得对方谅解是解决事情的最好办法。”侯怀乐说。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司法公正
李庆军的好友李国刚有一次因为自己医院的一件医疗纠纷找他帮忙,结果也是被李庆军耐心的讲解、动情的说理“说服”了。李庆军就像他经常说的那样:“我也很想帮助我的亲人朋友,但我不能为了私情去干涉司法程序。”
当年,由于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李庆军的大妹李香莲主动放弃学业,承担起家庭重担,将学习的机会让给李庆军。这种情分,也是李庆军一生都无以为报的。在病重的日子里,李庆军在一次打电话中说:“香莲呀,哥这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你,你有事找哥时,哥也没能帮上忙,哥对不住你!”“我不怪你,你不能因为我而置法纪于不顾。我理解你,哥。”
原来,李香莲在农村老家承包了十几亩地,因为部分被征用,在赔付方面发生纠纷。此时的李庆军已经在省法院工作,她心想只是让哥哥捎个话,自己的官司进展可能会更快些。谁知,当她把情况向哥哥李庆军说明后,李庆军只是详细地帮她梳理案情,讲解法规政策,还告诉她要打官司只管自己去打,走到哪里都不能提李庆军是她哥哥这层关系。
李庆军的妻子马凤实说,这样的事说起来有一箩筐。李庆军的大妹夫刘宁军说,他一个关系很铁的同学闹离婚,为了要回孩子的抚养权,这个朋友请他找李庆军帮忙,但李庆军了解情况后回复说:“第一,这件事情不便出面;第二,我虽在省法院工作,但不能干预基层法院公正司法。”
李庆军的表哥李继贤也曾向他开过口,想让他帮忙解决一些经济纠纷,但李庆军平静地从法律的层面给他讲解,耐心劝解,规劝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司法公正,只要走合法的程序,“敬畏法律,法律终究会还你公道”。
记者手记
司法公正是社会良知的底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在很多事情上,李庆军或许有负于亲人朋友,但作为一名法官,李庆军无愧于法律、无愧于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