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郑在执行丨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视察法院破解执行难

发布时间:2018-08-30 08:19:41



    为全力破解执行难问题,切实维护法律权威,8月28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23人组成视察组,对金水区法院执行工作进行专题视察。

视察组实地查看了执行指挥中心、执行信息操作系统,远程观摩了法官实地执行,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法院执行工作情况汇报。

据了解,金水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法院诉讼案件呈“井喷”式增长,导致执行案件数量年年攀升,执行案件总量大,破解执行难问题任务重、压力大。据统计,仅今年1至8月份,受理执行案件18865件,占全市法院执行案件总数的23.7%。

为如期实现最高院、省高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2016年以来,该院坚持人员配备向执行一线倾斜,不断充实执行力量,目前从事执行工作人员达307人,为解决执行难提供了人力保障。

在执行模式方面,该院执行局改变以往“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工作模式,实行集约化管理、专业团队化执行模式,成立了繁简分流、快速执行、财产处置、传统查控等20个执行团队,各团队进行专业化分工,高效衔接,集约处理送达、网络查控、传统查控、腾退房产、司法拘留等事务,实现“流水线”作业。

执行难,难在找出财产。该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执行工作,建立财产网络查控系统,推行网上办案,目前与省内公安、工商、银行等60多家单位建立了“总对总”查控,执行人员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即可实现对被执行人股票、存款、车辆等网络查控,快速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第一时间查封冻结,改变了过去“东奔西跑,耗时费力”查人找物的传统办案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案件办结效率。

此外,该院还开展阳光执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执行法官手持“单兵”设备,执行现场情况通过4G网络、GPS定位系统和电子地图,被实时回传到执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为执行监督装上了“千里眼”和“显微镜”。通过该系统,能清楚地看到具体执行措施、办理进度和执行效果,对是否存在违规执行、消极执行等一目了然,让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有力杜绝了“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行为的产生。

2016年以来,在金水区委的领导、金水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该院干警不辞劳苦、攻坚克难,勇于拼搏、敢于担当,如期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区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39295起,结案35375,执结率90.1%,执行金额73.06亿元,执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视察组对法院着力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加强失信惩戒、创新执行管理模式等有效措施,“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针对目前法院执行常态化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踊跃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视察,我对破解执行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金水区人大代表王福立说,做好执行工作除了法院进一步加大力度以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也要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多建言多呼吁,倡导形成全社会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合力。

金水区法院院长蔡理亮满怀信心地表示,“基本解决执行难”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人民法院职责所在,该院决不辜负重托,勇于担当,举全院之力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章出处:河南日报客户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