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之路艰难,他们用信念接受挑战;执行之路险阻,他们用汗水辛劳探索;执行之路不易,他们用年华诠释奉献。在决战决胜“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时期,郑州铁路运输法院执行队伍中,有一位即将年满60周岁的老同志,在执行道路上,他风雨无阻,带领年轻同志攻克一个又一个执行难题。他就是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的执行法官——王新平。
王新平,1958年6月出生,1986年进入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工作, 2000年调入执行局办理执行案件。工作期间,曾多次获得本院先进、中级法院先进、省级法院先进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执行难问题困扰法院多年,在多年从事执行工作中,王新平遇到过因执行难而出现的各种“难”:因被执行人不理解而围攻执行人员时,他临危不乱,在确保执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以法说理,做到有理有利有节,避免事态恶化;在遇到确实执行不能,而申请执行人又不能理解时,他就换位思考向当事人公开所有执行工作情况,获得当事人的理解和尊重;在遇到当事人规避执行时,他想方设法,充分运用强制措施,大胆执行,让被执行人迫于司法压力主动履行;在遇到当事人利诱执行人员时,他坚持原则,以刚正不阿的态度让当事人从内心确信执行法官的清正廉洁。多年以来,王新平收到当事人送的锦旗无数,而他从来就是默默无闻,低调做人。多年的执行生涯,发生过许许多多惊心动魄、温暖感人的故事,为他的人生增添了无限色彩。
一声喝令为执行,一举拿下钉子户
在执行强拆王某某违章房屋一案时,由于王某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了房产证,因此有恃无恐,开出了天价拆迁补偿方案让铁路单位无法接受。王某某在诉讼中败诉以后,我院成立了以王新平为主的拆迁执行工作小组。强拆当天的清晨六点半,各个单位悄悄进场,在距离目标房屋一公里处集结,做好强拆准备。早上八点,当王新平带领执行法官宣布强制拆除违章建筑时,被执行人态度蛮横,拒不配合工作,扬言谁也不能拆房子,其亲属也跟着哄闹执行现场。但是在王新平一声令下,各个单位同时到位,50名公安干警,二十余台工程车辆,三家搬家公司,五家媒体等涉及单位十余家100多人,在王新平有条不紊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的开展工作。安全保卫、监督摄像、清点清查、强制清场、工程施工紧密配合,大家克服施工现场天气寒冷,大风扬尘等恶劣条件,顾不上吃饭,坚持配合工作十余个小时。下午五点时,在违章建筑原址上,完成绿化浇水,成功解决了一个困扰铁路及地方多年的钉子户。
穿过沙漠荒芜地,善用心理化执行
在执行呼和浩特一家能源公司一案中,王新平带领三名同志前往煤矿实地调查。被执行人调来三台吉普车,与执行人员和两名申请执行人一同前往,由于煤矿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驱车前去单程就要五小时,在沙漠的河谷中穿梭,一路走来荒芜人烟。中途停车休息时,王新平悄悄逐一告知同事:“注意态度,不要激怒被执行人,由于涉案标的过亿,我们必须尽量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同时确保申请人和执行人员安全撤回。”在整个执行过程中,王新平都精确把握被执行人的心理尺度。在申请人、被执行人的情绪均能稳定的状态下,平稳地开展和推进工作。此案虽然在他退休前已经无法执行完毕,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妥善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执行完善了工作思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爱工作授心得,力求圆满树权威
每一起执行案件的执行实施对执行法官来说就像一场战斗。今年60岁的王新平迎难而上,主动承担了一起较为疑难复杂、社会影响面较广的行政案件执行。面对一个个棘手的问题,王新平胸有成竹,逐个破解,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坐下来和谈,解决了申请人的实质问题,达到了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维护了法律权威,树立了郑铁法院良好的司法形象。60岁的他,依然和年轻同事共同出差执行,深入执行一线。一天吃不上饭属于常态,凌展三点也能经常看到他伏案工作的身影。当问及他为什么这么拼命时,他总是笑笑说:“快退休了,抓紧把手中的案件都办完,把这么多年干执行的一些方法、心得传授给年轻同志,自己也就一身轻松的光荣退休了。”圆满执行了该起案件后,王新平告诉执行局的同志们:“随着这起案件的顺利执结,我的职业生涯也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这句话透露着王新平对执行工作的热爱与眷恋。
郑铁法院执行局的领导和同志们换了又换,而王新平对执行局来说,就像一个压舱石,不可或缺。对每一个刚进入执行队伍的同志,王新平就会耐心讲解执行法律法规,教授执行方式方法,将执行艺术通过言传身教,无私地传承给执行新兵。这是一位勇于执行、敢站一线的人民法官,这是一位恪尽职守、不畏艰难的执行员,这是一位坚毅沉稳、温和耐心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