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法官要走进当事人的心里

记洛阳市瀍河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审判员陈寿卫

  发布时间:2018-04-18 11:18:57


    青春靓丽、端庄文静、说话温柔、细语绵绵,这是洛阳市瀍河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审判员陈寿卫留给人们的美好印象。陈寿卫在瀍河法院的审判工作中,以调解能手著称,她手下的案件,她总是先认真的审阅,尽量找到矛盾的突破点给予调解结案,这样做,既提高了自己的结案效率,还降低了当事人因为审判带来的矛盾加剧。

    那么,陈寿卫法官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这一点的呢?这源于陈法官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源于陈法官投入了自己的一片真情,更源于陈法官对当事人打官司的通盘考虑。

    陈寿卫2006年从河师大毕业后,一腔热血的她,先干教师后干律师,但她对当一名匡扶正义的法官的念头始终没有泯灭,2010年她过关斩将,凭借自己的硬实力考进了瀍河法院,从此开启了她的法官梦。她干过书记员、助理审判员,由于工作出色,2013年被任命为审判员,拉开了她审判案子、调解案子的序幕。

作为审判员,案子多,工作重,怎样对待每一起案子,陈寿卫有着独到的想法。就是能调解的尽力调解,能减少当事人代价的尽量减少,让当事人时刻感觉到法官就是实实在在来为百姓服务、来为百姓解决问题的。

2017年桃花盛开的春天,有一个抚恤金纠纷和房产继承纠纷的案子同时送到了陈法官的办公室案头。这两个案子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家庭内部的问题,哥哥杨华(化名)和弟弟杨伟(化名)为争夺遗产赡养老人发生了纠纷,一时互不相让,从而对簿公堂。

    陈寿卫一看案子,是一个家庭的事,是“内部矛盾”,就把弟兄俩传唤到法院,先从兄弟亲情的角度来考虑,明法析理,让弟兄俩知道金钱永远买不到兄弟之情,一定要特别珍惜,最后通过协调,哥哥杨华给弟弟杨伟拿出了10万元钱作为补偿金,自己继承了房子,在照顾母亲方面哥哥杨华无怨无悔,哥哥的付出比弟弟大,弟弟杨伟就给哥哥拿了几千块钱作为补助,一个家庭看似天大的事,在陈法官这里化干戈为玉帛。此案最后以调解完美结束,三个月后,弟弟杨伟为陈法官送来一面“秉公执法 公平卫士”字样的锦旗。

    类似这样调解的案件很多。还是在2017年,故事发生在一位82岁老人的身上,老人有三个姑娘、两个儿子,住在城中村,老人在能行能动时给两个儿子均盖有门面房,并生活在大儿子的家里,后来城中村改造,老人到村里领走了拆迁补偿款,给女儿了几万块钱,结果大儿子去领拆迁款时得知钱已被母亲领走,怒火冲天,与母亲发生了纠纷,还把门锁换掉不让母亲在家住。老人无奈来到小女儿家里居住,在小女儿家住了一年后,小女儿心里产生了不满,觉得都不管母亲,只有自己一人在照看,母亲不是自己的,要求兄弟姐妹们轮流照看,但是各个都不乐意,其中的一个孩子还说,老人死在外面也不让回家,把老人气坏了,老人将孩子们起诉至瀍河法院,要求孩子们以后每个月给自己拿生活费。案件到了陈法官手里后,陈法官把孩子们都传唤到法院,讲述母亲抚养孩子们的艰辛,拉扯孩子成长的不易,都有孩子,要将心比心,给后辈人做表率。陈法官以她温情的语言感化了孩子们,最后孩子们表示同意陈法官的调解,愿意共同承担责任,轮流赡养老人,老人走出法院的时候,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喜极而泣,一个劲地伸着大拇指头说:“陈法官,太谢谢你了,你帮了我一个大忙,我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这就是陈法官,她心里想的始终是调解,是感化,她的案子,能调解先调解,矛盾化解于庭审前,她曾以47%的调解率位列瀍河法院调解排名第一名。陈法官案子调解率能达到这么高,主要是因为她是一个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好法官,她处处为当事人所想。不得不说陈法官是真正的走进了当事人的心里。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