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为农民“撑腰”的女法官——法官殷春昱。
参加工作十四年来,她爱岗敬业、踏实能干,先后从事刑事审判及民事审判工作,共审理案件千余起。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以来,她办理的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100%,年终结案率、调撤率位于全院前列。2012年以来,殷春昱同志共审理农民工讨薪案件及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等涉及农民工维权案百余件,全部在法定审限内审结,其中调解、撤诉率近50%。多年的维权经历让她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情、理、法不可能完全统一,但不管困难多大,她都尽其所能,为农民工争取最大限度的权利。
作为一名长年工作在基层法院民事审判一线的法官,殷春昱同志深知那一声声“殷法官”的背后,承载着多少人的信任和期待,也隐藏着多少苦楚与无助。因为深知农民工兄弟姐妹生存不易,所以倍感重任在肩。为了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去调解、去沟通。她曾受理了这样三起农民工讨薪案件,三名原告是亲戚关系,一起外出打工,工程结束后雇主未能如期支付劳务费,经多次讨要未果,三人以三个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殷春昱同志接到这三个案件后,第一时间查询三个公司的联系方式,并积极与三个公司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她曾多次通过电话与公司相关负责人联系沟通,并三次前往其中一家公司协调,最终三个公司同意不再开庭,直接将三个农民工的劳务费送到法院。三个农民工兄弟及家属接到厚厚的一沓沓钱时,开心地合不拢嘴,他们说法院和法官才是农民工兄弟们真正的靠山。
殷春昱同志不忘心中梦想,坚守法律底线,完善工作方法、加大调解力度,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她曾一并调解了这样两起特殊的案件,其中一起为见义勇为人受害责任纠纷,另一起为健康权纠纷。两起案件涉及的事情发生在建筑工地,一名农民工将电缆沟盖板拉到工地后准备卸货,谁知刚刚解开捆绑的绳索,两块水泥板便从车上滑了下来,其中一块砸在农民工的身上,因水泥板厚重致使施救困难。最终工地的几名工人和几名路人商议同时抬起水泥板施救。在施救过程中,一名参与施救的路人受伤。最终,这名农民工和受伤的施救人员均提起诉讼请求赔偿。殷春昱认为倘若机械办案,见义勇为的价值导向就会偏离,而且受伤的农民工也不能及时拿到赔偿款。庭审前后,她多次奔走于各方当事人之间,每一次调解失败后,她并不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调解了解了上述两个案件,农民工获赔二十余万元,见义勇为的人也得到了相应的赔偿,并被大河报等媒体刊发,收到了良好反响。有的网友说,西工法院传播了社会的正能量。
殷春昱同志把为群众服务、为农民工维权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在繁忙的审判工作间隙,她总会定期到辖区内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普法宣传,并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现场解答农民工提出的问题,帮助农民工意识到可以用法律这一“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每次离开时,她总是不忘叮嘱农民工:“一定要认真看看维权手册,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是遇到维权问题,可以到西工区法院找我”。
多年来,殷春昱同志兢兢业业,结案千余件,无一件违法、违纪记录。她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曾先后多次获得洛阳市法院系统个人嘉奖、两次被授予区级“三八红旗手”称号,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先进调研个人”及“调解能手”,近日她还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等系列涉农维权工作先进个人”,工作上巾帼不让须眉。面对荣誉及农民工兄弟姐妹的感谢,她总是淡淡地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