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明,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一个普通的法官,2008年考入法院从一名书记员开始,无论是2012年成为助理审判员,还是在今年成为一名入额法官,南阳中院的廉政教育都伴随着他的成长。
改作风,没有休止符;抓廉政,永远在路上。从这个普通的法官身上,可以感觉出南阳中院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清醒认识,更看到了该院这套设计严密且不断发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2008年考进法院成为书记员 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严”
2008年,24岁的李路明通过招考,考进了南阳中院,成为民二庭的一名书记员。短暂的兴奋之后,李路明感受到了两个字,“累”和“严”。“累”是因为有太多的案子需要忙碌,而“严”就是有太多规章制度需要遵守,有很多的思想教育活动要参加。
李路明记得很清楚,那时,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各界公布了规范法院工作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五个严禁”和印发了《关于纠正节日不正之风的“十个不准”规定》。南阳中院要求全体干警要学习“五个严禁”、“十个不准”,确保对这些要求的贯彻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法院把“五个严禁”、“十个不准”制成胸牌,上班时间挂在胸前,随时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每周一下午是院里各科室都要举行的例会,在会上庭长说得最多的就是廉政和作风。“党风廉政工作做不好,其他工作就等于零。”到现在,李路明还清楚记得庭长给他讲的这句话。
后来工作时间长了,李路明才知道法院党组也有例会,那就是坚持每月听取一次纪检组专题报告,每月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每月梳理一次违法违纪线索,对相关工作及存在问题进行讲评、督导。庞景玉院长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中院全体干警集体约谈讲授廉政党课,并不断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批示指示。
法院开展的系列廉政反思教育活动,李路明几乎都参加了。法院组织干警观看反腐戏曲、警示教育录像片,参观包公司法文化博物纪念馆等,特别是结合最高院、省高院和中院通报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通过开设以“清廉”为主题的系列“道德讲堂”、以“上医治未病”为题讲授廉政党课等方式,教育李路明和同事们筑牢“防火墙”,进一步强化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
2012年成为助理审判员 家人变成了“廉政监督员”
2012年,勤奋的李路明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助理审判员,这表示他可以审理案件了,同时也意味着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面对的诱惑也更多了。
南阳中院要求每个法官都要把手机、电话公布出去,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与投诉,但这竟也给人一些可乘之机。一次,李路明的手机突然提示充费几百元,他正在纳闷时,一个案件的当事人打来电话,说为了感谢特意为他充了几百元话费。这可怎么办?李路明突然想到了法院刚刚发下来的那本小册子。这本名为《婉言四拒 合理交往》的小册子,说的就是法院干警如何拒礼、拒贿、拒吃请、拒说情的提示手册。里面提到的有24个场景,其中第九个场景,就是“手机被当事人成功充值后该如何处理”。李路明按照册子上的处理建议,首先向部门领导汇报了此事,然后他又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告知法院的纪律规定,限期请其取回等额的现金。李路明说,同事们也有遇到过类似情况的,大部分当事人在听了劝说后,都会取回钱,但也有迟迟不来取钱的当事人,他们就会把钱交到法院里的纪检监察部门,并告之当事人。
这本由南阳中院监察室编写的小册子,非常具有实用性,它告诉法官面对人情关系,不仅要敢于拒绝、勇于拒绝,还要善于拒绝、艺术拒绝。同时每个法官凡是有涉及“四拒”内容的,还应在部门廉政监察员处登记,季度末要报送院纪检监察部门在全院通报,并记入干警个人廉政档案。
李路明靠自身的自律意识避免了犯错误,但党风廉政建设仅靠干警自身的自律意识是不够的,南阳中院就想办法把每位干警的家人变成了“廉政监督员”。
李路明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设计精美的“廉政亲情寄语”桌卡,上面的亲情寄语是由母亲亲手写的,“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8个字,是李路明母亲最殷切的期盼,寄语桌卡更如一面廉洁“整容镜”,时刻提醒着李路明要廉洁自律,公正司法,勤恳为民。
这是2012年7月份,南阳中院向全院干警家属发出“廉政亲情寄语”征集活动,让干警家属把对亲人的期望和要求用简洁的语言书写出来,然后再统一制作成“廉政亲情寄语”桌卡摆放在干警的办公桌上。李路明说,当时他还没结婚,于是就请母亲手写了这份寄语。
除了这些,南阳中院还采用廉政家书、家属话廉等方式,发挥“家庭助廉”的优势。近年来,南阳中院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巧妙利用“亲情”的感召,打好反腐倡廉的“亲情牌”,在努力营造“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不必为”的廉政氛围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成为一名入额法官 以后的监督会更严密
今年是李路明到南阳中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同时也是法院的司法改革年。在首次法官入额遴选中,李路明成了一名入额法官。在今年5月份的入额法官宣誓现场,李路明心潮澎湃,他知道自己此次成为一名入额法官是多么不容易。因为法院严格审查入额资格,严把入额关口,坚持“党风廉政一票否决”,所有有不廉洁和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干警全部被淘汰出局。某基层法院执行局主管领导因队伍管理失职失责承担领导责任被处分,入额审查时就被“拒之门外”。
这是李路明所知道的,他不知道的是,法院随后要出台的两个“重量级”文件,与他们以后的工作有直接的关系,这两个文件有一个共同的词——监督。
一个是《关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意见(试行)》,这个文件针对的是所有党员干部,督促全市两级法院党组及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形成“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处理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的成为极少数”的工作态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
另外一个是对审判案件的监督,参考的是新野法院已经实施比较成功的案件回访制度。新野县人民法院引入当事人对法官司法作风和司法廉洁情况进行监督,建立案件回访制度,每月对所办结案件逐案进行回访,由当事人对办理案件的法官进行评价,提升司法公信力。制度明确规定了回访案件的范围、方式、内容和回访结果的处理,将以往不定期、不定时、不定人、不定内容、不定形式的回访活动制度常态化。该院对回访结果每月进行统计考核,计算出各业务庭及法官的满意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要求业务庭和法官满意率应达到90%以上,否则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并对法官进行诫勉谈话。两个监督性的文件,实际反映出法院监察条例中最根本的宗旨: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公正。
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何确保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南阳中院党组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努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我们面临的形势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我们作风建设的现状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估价,要时刻绷紧这根弦,不能麻痹大意,要常抓抓长,抓细抓小,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不迁就护短,不避重就轻,切实把党组‘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查处’的要求落到实处。”南阳中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德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