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老赖”起诉要羊 法官以羊“定罪”巧结案

  发布时间:2017-06-11 19:52:49


    6月8日上午,鲁山县人民法院执结一起长达近3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有趣的是,案件被执行人的线索,是法官从被执行人在该院起诉他人的一起诉讼案件中找到的。

亲戚间的借款却被拖了二十年

    段某与桑某本系亲属关系,基于信任和亲情,1997年至1998年期间,桑某陆续向段某借款3万余元,2012年以后,桑某陆续现段某偿还借款1万元后,便以没钱为由,不再还款。经多次催要无果,段某向鲁山县法院提起了诉讼, 2014年9月案件判决后很快就进入了强制执行程序,桑某却外出躲了起来。经过执行法官多次找寻始终没有见到桑某踪影,再加上查不到桑某的财产线索,最终案件进入中“终本”程序。

柳暗花明又一村,执行法官发现“案外案”

    2016年12月,执行案件承办法官任超美在网上浏览案件线索信息,查找在手案件相关信息过程中,偶然发现有一起执行的被执行人同时作为原告在该院提起了一起诉讼案件,诉讼请求是要求对方向其返还三十余只羊。任法官一盘算,桑某被执行的案件款总共不过三、四万,这三十多只羊不就是桑某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证据吗?发现上述情况后,立即通过诉讼案件承办法官,着手对桑某进行调查,发现桑某一直在鲁山某地做养殖山羊和卖羊肉生意!

拒执犯罪“不言自明”,老赖乖乖还款

    执行法官调查至此,基本上就有了案件的解决之策,遂立即对桑某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在拘留期间,通过相关证据的梳理和审查,考虑到双方毕竟有亲戚关系,不宜直接追究桑某的刑事责任,最终明确了以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为突破口,尽量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和解协议仍不履行,得知被提起自诉忙还款

    和解协议达成后,桑某给了第一笔款后,后续又以家属有病等借口拖延不还。执行人员多次找到被执行人,最后申请执行人又向法院对桑某提起涉嫌拒执罪的自诉案件,在刑事责任追究的强大震慑下,桑某终于认识到,自己另案请求法院判令他人返还的30只羊显然成了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判决的铁证,再不还钱可能是躲不过去了,最终将本金及利息于6月8日主动送到了法院,长达20多年的借款纠纷最终画上了圆满句号!

    法官提醒:法律是把“双刃剑”,保护你的权利,同时也施与你一定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你拿起法律的武器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利时,是否也应该想一想,你欠法律、欠别人的“公道”还了吗?“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这个道理简单到不用再多说一句话,那些平时置法律于不顾,遇到困难需要求助法律的时候却理直气壮的“老赖”们,着实应该好好反省反省,当然法律的尊严最终将会以法律的途径得到捍卫,法官也决不担心 “老赖们”不信!

责任编辑:曹红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