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执行难是一项民生工程,不能让法院单打独斗,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击‘老赖’,让‘老赖’无地自容,无计可施,无处可逃!要让法院同志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履职、轻装上阵,必须要集中精力解决法院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今年3月1日,在孟津县“百日执行会战”动员大会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小琳郑重地说。
至此,孟津县形成了由政法委牵头,法院主导,镇村、部门协作,全民参与攻克执行难的工作格局,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动员各种力量、发挥各方优势,找到一些常年无法联系到的“老赖”,为法院破解执行难提供了巨大助力。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百日执行会战”共执结案件170余起,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
国土、税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积极协助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快速冻结、扣划,压缩被执行人社会生存空间,迫使其履行法定义务。孟津县法院与县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案件的实施意见》,加大对有规避执行、躲避执行行为的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对长期外逃躲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交公安机关协助临控,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实施网上通缉,进行网上追逃;加大对拒执罪的打击力度,发挥惩戒一个、震慑一片作用。当事人或群众发现被执行人线索的,拨打“110”举报,经查证属实符合司法拘留的,辖区派出所先行控制被执行人后通知人民法院。
2017年3月10日上午10时许,有群众看到街头悬挂的“发现‘老赖’快拨‘110’,‘110’帮你逮‘老赖’”宣传标语,当即向110举报一直跟法院玩起了“躲猫猫”的“老赖” 卢某踪迹,小浪底派出所民警快速出警将其控制并转交执行部门,最终,此案经调解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乡镇齐发力,助力执行难。各乡镇确定分包领导、联络员各一名,与县法院包镇人员对交办辖区案件逐一研究,分门别类,根据被执行人实际情况,利用镇村干部熟悉被执行人情况,借助友情、亲情、乡情优势,由易到难开展送达履行义务书、劝戒敦促、调解和解、协助执行等工作。一些乡镇在会战期间创造1天执结1起、40天执结40%案件,一些镇村干部创造了1人3天攻克7起案件的“孟津速度”。
赵某申请刘某借款纠纷一案,标的只有5万元,但被执行人长期躲避执行,执行干警多次到其家里寻找,均大门紧闭,无人在家。在该院大年三十开展的集中执行行动中,也是一无所获。“百日执行会战”活动开展后,该起案件按属地原则由乡镇分包,镇村干部充分发挥其乡情、社情熟悉的特点,通过其近亲属打听到被执行人联系方式。原来,刘某一家几年前搬到了河北省秦皇岛市,一直没回过老家,因与申请执行人有矛盾,一直不愿还款。村支书通过电话,给刘某讲明当老赖的代价和严重后果,经耐心细致地规劝,被执行人刘某在电话里表示尽快履行相关义务,准备把钱打给一名近亲属,由其代为偿还。最终,村支书找来刘某的近亲属,由其代签还款协议。
对“公职老赖”零容忍。2017年3月17日,召开“百日执行会战”涉公职人员工作推进会,县工商局、电业局、城建局、教育局、水利局等涉案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要求涉公职人员的单位及时敦促被执行人限期完成,不能让个别失信行为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同时对相关单位工作情况一周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县委政法委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开展特殊主体被执行人案件专项活动的实施意见》,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人员,协调县组织、纪检、人事、社保等部门对其采取停职、停薪、停岗,不提拔、不调动、不交流直至开除公职等多种措施;县综治办将各涉案单位开展该项执行工作情况纳入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如有失信行为,该单位综治考评时给予否决。5月11日,孟津法院出动17名执行干警,5台警车,专门针对特殊主体开展集中执行行动,短短一天时间,共执行案件13起,拘传15人。其中,当场履行10起,履行标的额40万元,1名公职“老赖”被依法拘留。
“百日执行会战”动员大会后,孟津县10个乡镇在各主要道路、广场、村组等显要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张贴敦促公告,逢集会张贴和发放“老赖大头贴”;县电视台新闻频道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关于敦促被执行人依法履行义务的公告”,加大对“老赖”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同时在县委广场、县休闲广场、县法院门口LED大屏幕等媒体平台不间断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