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人民法院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不断拓展诉讼服务中心便民、利民和矛盾化解功能,该院以诉讼服务中心为平台,形成了“三化服务”助推多元矛盾化解新模式。截至12月6日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556件,审执结5597件,结案率85.37%,其中诉调对接中心和“诉调对接工作站”诉前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6件,缓解了一线办案压力。
诉讼服务功能化。因地制宜,分别建成了280平方米的信访接待大厅和400平方米的立案诉讼服务中心。将9名工作人员调整到立案诉讼服务中心一线窗口。把“诉讼引导、立案登记、财产保全、诉调对接、交费退费办理、司法救助、案件查询咨询、法官联络、材料收转、判后答疑、志愿者服务”等多功能融为一体。免费为当事人提供电脑、打印机、复印机、诉讼指南、风险告知等资料。完善规章制度,制作诉讼流程示意图,设置电子触摸屏、电子排号机,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把“敬民”、“亲民”、“便民”、“惠民”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三微”服务便民化。不断加强新媒体建设。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17个LED显示屏和1个大型电子显示屏,明确标识各窗口服务职能,不间断播出立案信息、诉讼指南、开庭公告、法治宣传片、便民措施、法律法规、工作展示等内容。让当事人在诉讼中了解法院工作动态。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新模式,建设好本院政务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便民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审判、执行信息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实现了诉讼服务网与“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的相互链接、资源共享。
职能服务延伸化。以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为平台,不断加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不断拓展诉讼服务功能。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调解工作室”,在人民法庭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由诉调对接中心对“诉调对接工作站”的工作进行指导管理。诉调对接中心在单独办理案件的同时,还将案件委派、委托给基层法庭辖区下的民调组织,每个人民法庭聘请2-3名调解员,由特邀调解员先行对委派、委托的案件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