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心中的标杆

  发布时间:2016-11-14 13:29:53


    在平顶山市石龙区法院工作两年多的时间,我接触最多的院领导便是李学记副院长了。朝夕相处之中,早已被他的公正无私的精神、勇于担当的气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善良孝顺的作风所感动。虽然他走了,但他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我的思想,洗礼了我的心灵。

    李学记副院长是一位公正无私的法官

    2015年的冬天,因一起宅基地纠纷案件,他带领我们来到双方当事人所在的村子。我们还未进门,便来了第一个大难题:原告说应该去原告家调解,被告却坚持说要去被告家,双方互不退让、争执不下,看着争论的面红耳赤的原被告双方,最后李学记副院长拍着大腿说“你们不要争了,今天既然是来解决这个胡同的问题,那我们就谁家都不去了,就坐在这胡同口,好好地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寒冬腊月的天气,李学记副院长就和当事人坐在这迎着西北风的胡同口,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工作,终于在天黑前做通了双方的工作,握手言和。回去的路上,我问李院长,这么冷的天气,您为什么就把调解的地点选在了迎着西北风的胡同口呢?李院长先是歉意的一笑,然后说到,都冻坏了吧,你们这些刚上班的同志还不太明白老百姓的心理,这样的案子,邻里双方积怨已久,今天不管我们选择去原告或者被告哪一家,对方都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这调解工作也就做不成了。既然双方因为这个胡同产生的矛盾,那我们就坐在他们宅基地中间的这个胡同口,让他们知道,我们人民法院是不偏不倚的,坐的正、断的直,他们相信法院了,我们才能调解了矛盾,把工作做好。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公平可以“小”到这个程度,原来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大”到这个地步。

    李学记副院长是一位敢于担当的领导

    像民事审判庭这样的业务部门,接触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什么样品行的都能遇到。2015年7月的一天,我们又一次被无理取闹的当事人缠住,面对当事人的侮辱与谩骂,我们一遍又一遍的作解释工作,可是当事人依然不肯罢休,态度甚至更加恶劣。无奈之下,我们把情况反映给了学记副李院长,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李院长对当事人神色俱厉的话语“我叫李学记,是石龙区法院的副院长,现在告知你,你现在的行为已经严重妨害民事诉讼,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现在我依法对你进行训诫••••••”是啊,我们的法官是主持人民群众正义的人,然而李院长是为我们在一线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法官们主持正义的人,他让我们这些在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知道我们战斗的并不孤独。

    李学记副院长是一位严肃认真的学者

    我在法院办公室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学习最多和体会最深的便是文字材料的写作了。白天的工作琐事繁忙,所以基本都是晚上加班写材料,不管我们写到几点,李学记副院长都会陪着我们加班,等我们写完,再给我们把关修改。我清晰记得第一篇材料成稿时自己的满意,也体会过被修改到“面目全非”时的挫败,但是正是这些,让我得到了学习和提高。就在李学记副院长去世的前不久,他才刚刚为我把关修改了九遍讲话辞和十三遍人大工作报告。在这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稿中,我感受到了李院长对于文字的严谨,看到了他质朴的文风,更体会到了他朴实的情怀。

    李学记副院长是院里人尽皆知的孝子

    他总会说“这周末我要回老家看老娘啦,年纪大的人总需要更多的陪伴”,从很多老同志那里听到过很多李院长孝顺的故事。虽然工作繁重,但是在他心里家人的位置从未被压缩,这样一位孝顺到骨子里的长者,让我学到了太多做人的道理。对待亲人是这样,对待同事亦是宽厚。我院老家远在内蒙古的包芳同志,找李院长请假回家探亲,他都会说:“你这离家太远了,回去一次不方便得很,回家了就多陪陪父母。”是的,爱家人,话就要好好说,事情要用心做,我们会好好记得。

    李学记副院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敢于捍卫公平正义的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再说一句吧,李院长,你虽然已经离开,但是从来都没有走远,你一直都在我们的心中。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