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刘文琳庭长受邀来到位于登封市垌头村的生态园多功能厅,参加由郑州慈善总会和郑州市妇联主办的“花儿朵朵开”公益慈善项目花儿师资培训班,主讲了常见恶性伤害儿童案件及相应司法保护——用司法架桥梁,让花季更美丽,并与在座的对女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同志们进行沟通交流。
“花儿朵朵开”公益慈善项目旨帮助父母被剥夺监护权的儿童、无人监护或无效监护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留守流动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及家庭,通过对他们进行反拐骗、反家暴、防性侵等常识宣教、个案危机干预、帮扶关爱等公益慈善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郑州中院少审庭结合郑州少审工作实际,不断实践探索,大胆改革创新,立足审判实际,逐步走出一条符合郑州特色的案前抓预防,案中抓教育,案后抓帮扶的少年审判工作模式。刘庭长依据审判实务,从性侵害、拐卖儿童以及家暴等类型案件形成的特点、危害以及如何预防等方面做了相关介绍,着重讲解了案件发生的原因,包括法律意识淡薄、追求性刺激、性教育缺乏、监护不力、自我防范意识差等。刘庭长在详细讲解拐卖儿童犯罪案件的有关情况以及涉及家暴案件的有关情况时,在座的每一位都表示听完很受震撼,儿童权益保护经验的分享弥足珍贵,其相关法律政策及实施很有必要性,应该让司法温暖普照每一个受伤心灵。在谈到具体做法时,刘庭长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对性侵案件被害人注重心理疏导,二是设立司法关爱未成年人示范点,三是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四是创编司法关爱未成年人微电影,五是开展和留守女童说悄悄话活动,六是创编法制教育情景剧,七是注重调查研究。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靠法院一家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社会力量沟通联系,整合现有未成年人保护的各类资源,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工作,切实推动“政法一条龙”、“社会一条龙”工作机制落到实处。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会有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