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西工区是洛阳市文化、经济、商贸、交通中心。自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西工区人民法院2015年受理各类案件数首破7千起,今年有望突破万起大关。而一线办案人员仅33人。同时该院在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过程中,设置27个合议庭,选拔确定27名审判长,组建“1名审判长+1名审判助理+1名陪审员+2名书记员”的办案团队,实现审判事务和辅助事务分离,让办案人员从繁琐的辅助性事务中脱离出来,专心办案。为破解案多人少难题,顺应司法改革需要,该院从加强对聘用书记员管理入手,收到较好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是争取支持,让书记员的素质高起来。公开录用选拔,确保人员素质。为充实审判辅助人员力量,法院主要领导多次向区委主要领导汇报,取得区财政支持。根据书记员岗位要求,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试行)拟定遴选标准,2015年在洛阳人才网上公开招聘,经过笔试、面试等多方面考虑,从优选出49名司法辅助人员,经上岗试用合格后正式录用,分配到审判、执行一线。
二是分类分级管理,让职业荣誉感升起来。为了明确劳务派遣人员工作任务、职责范围,客观科学地考核评价和规范劳务派遣人员工作,提高劳务派遣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院专门出台《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对劳务派遣人员,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即依据工作性质分别实施不同的岗位管理,其中分书记员岗位、法警岗位、行政后勤岗位;在分类管理基础上,对劳务派遣书记员实行分级管理,即依据业务实绩、工作表现、作风纪律等将劳务派遣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实行级别与岗位工资挂钩。等级评定,实行一年一考核,两年一进级。经考核优秀的,按期进级;考核较差的,下降一个等级,直至降至最低等级。如果因个人行为给单位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则建议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三是实行绩效考核,让工作积极性提上来。绩效工资依照劳务派遣人员所在岗位每月的绩效考核业绩来确定。其中审判业务部门以庭审记录和卷宗装订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执行部门以协助执行、完成送达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法警队以完成提押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考核,一方面,落实绩效工资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另一方面,确保留住优秀人才,稳定书记员队伍,为审判工作打牢辅助人员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