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消除当事人偏见 析理说法促和谐

  发布时间:2016-09-18 11:03:07


    民事案件往往会因为一些当事人身处其中而不能正确判断是非曲直,出现抵触情绪,导致案件调解陷入僵局,此时若能借用外力做其思想疏通工作,向当事人析理说法,容易使当事人放下思想包袱,一定程度上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月初,汤阴县人民法院就采用该调解法调结一起离婚纠纷案。

    6月27日,汤阴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法官接到案件后,择时通知被告李某到庭,在向其送达相关诉讼文书时,细心倾听了李某对这起案件的意见和想法。李某得知妻子起诉离婚的事实和理由后,表示不能理解,情绪十分激动,屡屡使用过激言辞,对法官的阐理析法置之不理。见此情形,法官温和地劝告被告,要正确面对诉讼,心平气和参与纠纷处理。通过耐心劝说,被告情绪渐渐冷静下来,办案法官于是将案件有意置下不谈,而像与朋友聊天一样与李某唠家常,在谈话中得知他有一位值得尊敬和信任的亲戚表哥在县城某单位任职......。了解这一情况后,法官找到了李某的表哥,在简单道明来意后,提出希望其能从侧面引导说服李某,帮助其恢复理性思维,正确看待婚姻家庭问题,促使案件合法、合情、合理、合意调解。在李某表哥的说服下,李某最终接受了表哥提出的调解意见。

    该案结案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所接触的绝大部分案件由于社会关系复杂,群众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案件的处理稍有不慎,就极容易引发各种不可想象的后果,然而只要用心待人,用心感人,以心交心,拉近当事人与法官的距离,打消当事人对法官的偏见,消除当事人思想顾虑,就能引导当事人正确面对现实,疏导当事人理性诉讼,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的。

责任编辑:郑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