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开展集中执行以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已经进行了八次集中执行风暴。经过凌晨突袭、周末执行和集中执行活动,管城法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八次执行风暴中,共司法拘留125人,现场执结案件108起,交付金额总计3112.807万元。这里,我们记述一名普通执行干警李凯的一天工作来走进执行干警,体验执行的艰难。
早上8点半,干警们排好严整的队列,以严肃、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忙碌一天的到来。短暂的仪式之后,紧张的执行工作开始了。
我跟随着李凯来到一个家属院中。这次被执行人是一个已再婚的父亲。他有抚养三个与前妻所生子女的义务与能力,但是他拒绝履行义务。不得已,前妻申请强制执行。因为被执行人已经多次拒绝支付抚养费并被法院强制执行,所以李凯对这个案件十分熟悉。执行间隙,他对我说:“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情节严重可以处以拘留的处分。这位父亲已经被强制执行了三次,但是孩子还小,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这次执行活动之后,通过我们执行工作人员的规劝和社会舆论的施压能让这位父亲可以尽到做父亲的基本责任。”
来到孩子父亲的家里,他的妻子一直拒绝开门。安排一位同事去窗户盯着之后,李凯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这是针对你丈夫的执行,我们只要进门看看被执行人在不在。如果你一直妨碍执行工作的进行,就是触犯了法律。”经过执行干警耐心劝导,被执行人自己走了出来。
将被执行人戴上手铐送上警车之后,李凯松了一口气,他说“这个执行案件找到被执行人算是顺利的了。许多被执行人有丰富的‘反执行经验’。对执行工作十分抗拒,像闭门不出的抗拒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工作的时候还是要以劝解、说法与警示为主。我们虽然都配有警棍和手铐,但是用法律和情理来跟被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家属沟通解决案件才是最好的手段。我们都希望看到矛盾化解,案结事了。”
一个案件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案件的开始。干警们奔赴下一个地点,他们一路上聊着案情并为下一个执行做准备。
一直忙到了十一点钟,干警们带着被拘捕的被执行人回到法院。还没顾上休息,李凯接到了申请执行人关于被执行人行踪的线索,就匆忙赶往被执行人所在地。这次行动的被执行人涉及三人,并在不同的地点——一个是距郑州市管城法院30多公里的新郑市某村,一个是郑州市西四环的某村。李凯说:“这种情况是常态。这个案件是一个借贷纠纷案件,涉及多个借款人和一个担保人,他们都是被执行人。”因为是正中午吃饭的时间点,两个被执行人被拘,一个不见踪影。
回到法院之后,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李凯和同事们在干警餐厅草草地吃了几口包子就算解决了午餐。因为被执行人行踪不确定,所以干警们一得到线索就马不停蹄地赶往被执行人所在地。有时甚至要凌晨时分进行执行行动。吃饭不规律、休息不定时,李凯和同事早已习惯这种生活节奏。
吃过饭,李凯来到执行大厅。这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老赖”。他和一个被执行人面对面坐下,仔细询问被执行人情况:名下有没有资产?工作怎样?为什么对法院判决不执行?今天能还款吗?李凯对被执行人所诉情况仔细分析,最大限度地进行调解开导。当天下午就有申请执行人拿到了拖欠的执行款。案件得以执行,申请人老大娘十分高兴,她一遍一遍地感谢执行干警。经过执行干警不厌其烦的做工作,被执行人家属也对执行工作表示理解。他们加强了法律观念,并且称赞这是法院做的正能量的事情,可以让社会更加和谐。
下午六点半,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执行大厅仍然十分忙碌。有的执行干警在对被执行人做笔录;有的在宣读司法拘留决定书;有的在接收执行款。一部分积极配合执行的被执行人释放,但是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被司法拘留。
将被执行人送到看守所,已经是深夜11点钟了,一天东奔西走又有序进行的执行工作终于结束了。李凯说,执行工作虽然很累,但是也很有意义。能够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们执行干警的付出还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