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认真践行“司法拥军,服务官兵”的政治要求,充分发挥审判工作职能,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涉军维权工作,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以来,共审执结涉军案件28件,为军人军属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胡海涛、任桂萍、程艳先后被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浉河区法院连续多年被表彰为“送法进军营”先进集体。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浉河区法院地处城区中心地带,针对辖区驻军单位多 涉军案件复杂等特点,院党组始终将涉军维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 院长柳斌为组长的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门审判机构归口审理,实行立案 审理 执行 救助“四优先”,确保涉军维权工作落到实处。
创新审判方式 服务维权工作
为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合法权益,确保涉军维权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浉河区法院积极创新审判方式,全面开展涉军维权工作。
把涉军维权服务对象扩大到老红军、老八路、老新四军、老赤卫队员、“五老”同志、军烈属及老革命后代等红色群体,让司法温暖惠及更多的老区军民。为方便军人军属诉讼,在立案窗口设立涉军维权绿色通道。去年以来,为各类涉军案件减免缓诉讼费5万余元,确保了他们打得起官司。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妥处各类涉军案件。为有效化解涉军案件当事人的矛盾,该院在建立的“三调联动”机制下,在院内设立调解窗口五个,在各基层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室五个、巡回审判点十个,构建了覆盖全区的调解网络。
浉河区法院在审理一起,涉及驻军某医院的医疗纠纷案件,一审判决后,原告陈某思想抵触情绪大,对审判工作不理解,法院先后十余次做双方当事人调解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以调解方式顺利化解纠纷,部队医院和原告均感到满意。
同期声:
为了更好地服务部队和军人军属,浉河法院通过“涉军维权微信群”,定期发布涉军工作动态及案件进展情况等内容,积极开展“送法进军营”,邀请部队官兵到法院参观和旁听庭审等活动,切实增强涉军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深受驻地官兵好评 。一年来,共接待军人军属咨询100余人次,开展送法活动10场,赠送法律书籍300余册,发放涉军维权联系卡1000余份。
加大执行力度 维护合法权益
浉河区法院以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为契机,用足用活法律措施,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老赖”形成高压态势。
去年6月, 86岁的抗战老兵偏银周陪孩子来到浉河区法院,申请执行200余万元的生效判决。浉河区法院及时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向社会公布被执行人信息,很快执结了该案。偏银周专程从许昌市襄城县老家赶到浉河区法院,送来锦旗,并向执行法官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同期声:
双拥花开大别山,军民情浓浉河水。在涉军维权的路上,浉河区法院将不断开创涉军维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