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法院院长柳斌一行在驻信阳解放军某部进行走访座谈。高 星 摄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认真践行“司法拥军、服务官兵”的要求,开展一系列涉军维权工作,积极化解涉军矛盾纠纷,将其作为稳军心、暖兵心、固长城的一件大事,优质高效地维护了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设立绿色通道 方便军人军属诉讼
“浉河法院地处城区中心地带,辖区驻军单位多、涉军案件复杂,我们党组始终将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和部队安全稳定,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浉河法院院长柳斌如是说。
为此,浉河法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涉军维权工作,并制订了相关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柳斌为组长的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
浉河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涉军案件受理窗口,逐案填写涉军案件登记表,坚持“四优先”,即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裁判、优先执行。对个别重大、影响部队稳定的案件,则坚持“四暂缓”,即立案暂缓、开庭暂缓、审判暂缓、执行暂缓。对于诉讼费用,依法给予军人军属缓、减、免。
据悉,去年以来,该院共审理各类涉军案件28件,缓、减、免诉讼费5万余元,使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维护。
■完善机制
确保涉军维权落到实处
近年来,浉河法院充分发挥审判工作职能,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涉军维权工作,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
该院民一庭先后设立了“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涉军案件审判指导小组、涉军案件办公室,制定了涉军案件接访制度、联席会制度,并以文件形式明确了涉军合议庭的性质、任务和职责,将涉军维权工作与普通民事审判工作同步部署、同步督促、同步考核,保证该项工作开展的常态化、制度化,确保涉军维权工作落到实处。
去年以来,该院共审执结涉军案件28件,为军人军属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特别是妥善审理化解了部队驻辖区某医院的多起医疗赔偿纠纷案件、部队清退租赁房纠纷案件,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维护了军地和谐稳定,受到了驻军官兵的称赞和济南军区首长及上级法院的一致肯定。
■调解优先
力争涉军纠纷案结事了
浉河法院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做好涉军案件的调解工作。
全程抓调解。注重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诉讼的全过程,认真开展庭前、庭中、庭后、判后调解,力促涉案当事人和解息诉;
全面抓调解。为有效化解涉军案件当事人的矛盾,该院在建立的“三调联动”机制下,在院内设立调解窗口5个,在各基层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室5个、巡回审判点10个,构建了覆盖全区的调解网络;
全员抓调解。针对涉军案件类型多样、情况复杂、调解难度较大的实际,该院于去年设立涉军维权人民调解机构,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化解涉军纠纷,方便涉军人员诉讼。同时,注重强化人人重视调解、人人参与调解的意识,着力提高调解技能,丰富调解手段,确保案件事了人和。
去年,浉河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许昌军分区军属的房屋权属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大,法院主动邀请许昌军分区和社会法官参与调解。在反复沟通协商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2011年5月,浉河法院民一庭受理了一起陈某诉驻军某医院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1993年,陈某在该医院就诊时,因输血感染上甲肝病毒,此后,陈某不间断地告状、上访,后诉至法院。
由于陈某抵触情绪严重、对审判工作不理解等原因,该院指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法官张丽红承办此案。张丽红深入了解案情,剖析案件成因。在两个月时间内,十余次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反复、细心地做调解工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该案终于以调解方式顺利化解,该部队医院和原告均感到满意。
■加大执行力度
兑现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顽疾,涉军案件执行同样困难重重。对此,浉河法院以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为契机,用足用活法律措施,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老赖”形成高压态势。
2015年8月,浉河法院在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悉心指导、大力支持下,成功审执结了一起标的额达200余万元的涉军案件。
老兵偏银周之子将其款项借给信阳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逾期未还,引发纠纷。浉河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判决,房地产公司提起上诉,信阳中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柳斌召开专题执行会议,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周恩源亲自挂帅执行,历经半年,先后运用查封、冻结、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等措施,经多方协调,终于促使各方当事人消除分歧,达成共识,该案成功执结。
活动多 形式新
深得“军心”
为了更好地服务部队和军人军属,浉河法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向军烈属和退伍军人送温暖、送爱心、送法律活动,力争丰富工作载体,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突出活动特色,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每逢“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等重大节日,浉河法院都要派出法官深入到辖区驻军部队,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会、联席会等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
2013年7月29日,该院民一庭全体法官受邀到当地某驻军医院,为官兵举办了近三个小时的法律讲座,进行法律咨询,解答官兵家庭、婚恋、经济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受到了驻地官兵的广泛好评。
今年“八一”建军区前夕,该院领导率领涉军案件合议庭成员,又到当地某驻军医院,为官兵举办了近两个小时的法律讲座。
该院还主动邀请部队官兵到法院参观和旁听庭审,让他们了解当前法院工作的状况和庭审程序,从而更加支持法院工作。
据悉,一年来,该院接待军人军属咨询100余人次,开展送法活动10场,赠送法律书籍300余册,发放涉军维权联系卡1000余份。
该院积极探索在新媒体形势下推动涉军维权普法宣传工作的新途径,建立了“浉河法院涉军维权微信群”,在该院官网上开辟了涉军维权工作宣传专栏,定期发布涉军工作动态及案件进展情况等内容,切实增强涉军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延伸司法服务领域。
2010年以来,该院胡海涛、任桂萍两名法官先后被济南军区政治部和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该院连续多年被济南军区政治部和河南高院共同表彰为“送法进军营”先进集体。
据介绍,下一步,该院还将逐步健全完善专门审判运行机制、军地协同互动机制、扩大涉军维权服务对象机制、督办跟踪回访机制、依法维权利益平衡机制、立体化平台保护机制、优先救助救济机制、诉外服务源头预防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等,创新发展,拓展提升,为依法保障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军地军民融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6-7-31 5版 张金奇 向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