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华是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经理,她一生投入于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7年里,提出涉农和普法议案、建议18项,件件都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全部被采纳。她说:“电影是我的生命,我离不开电影,我更离不开观众。”
“放电影的好闺女”
“我没做过什么大事儿,42年我一直干一件事——为农民放电影。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有人用在我身上,说我这就叫作‘工匠精神’。”郭建华笑着说。
1974年,19岁的郭建华成为开封县电影公司的一名放映员。那时条件非常艰苦,电影胶片很沉很重,她将大圆铁饼一样的胶片盒固定在自行车后架上,走村串户,风雨无阻,为群众放映电影1.3万多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放电影的好闺女”。
1996年2月,郭建华被任命为开封县电影公司经理。上世纪的90年代,电视、电脑进入大众生活并以飞快的速度俘获着观众,电影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许多县级电影公司倒闭。面对濒临解体的开封县电影公司,郭建华临危受命,在冥思苦想了9天后,她下定决心对电影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郭建华的决定是,将电影送到最边远的、经济最不发达的地方,并在那里开辟一片新天地。她在全省陆续筹建了100多个城镇数字电影广场,使数百万观众受益。她组织研制出的“春雨”牌放映篷获得国家专利,被全国18个省的360多个市县电影公司广泛采用,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由电影公司的“独角戏”变成电影放映的“大合唱”。
对于成功,郭建华说因为那不是份普通的工作,而是她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她不但不会放弃,还会努力让其焕发新的生机。
为农民脱贫致富送上“金钥匙”
郭建华将全身心都铺到电影事业上,提出了很多创新之举,比如把放电影与农村移风易俗结合起来,联合“农村红白理事会”,开展“简办红白事,演场电影谢大家”活动;影教结合,让优秀电影走进校园,开展“电影教育人”活动;影政结合,与计生、科技、法律等政府各部门结合放映“宣传电影”;影企联姻,为企业播放“广告电影”,让企业为农民看电影“埋单”。
开封县是个农业大县,又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郭建华和她的公司配合开封县委、县政府,通过为农民放映科技电影,普及农业科技知识,让群众学习致富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深受群众好评。一时间,乡村里流传起“送来米,送来面,不如送部科教片”的顺口溜。村干部还总结出了:“宣传科技没会场,扪心自问苦思量,如今找到切入点,电影一放帮大忙。”近3年来,共放映科技电影23000多场,观众达2100多万人次。科技电影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富民电影”。
科教电影被开封县农民誉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科教电影的指导下,西姜寨乡地膜花生增产一倍;八里湾镇反季节蔬菜每亩效益在4万元以上;半坡店乡已成为闻名全国的长豆角生产基地;仇楼大蒜已远销韩国、越南、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隆乡胡萝卜俏销上海、西安、广州等大城市。
用电影推进廉政教育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郭建华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廉政普法宣传教育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普法教育的建议》《关于对农民工就业、创业实行特殊优惠支持政策的建议》等15项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农业、法制、文化等多个领域,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部被采纳,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基层法治建设作出贡献。
为推进廉政教育,郭建华精心挑选了《焦裕禄》《生死抉择》《法官妈妈》等廉政教育影片在全县放映。在电影放映前播放“正直坦荡,俭以立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等廉政格言警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欣赏廉政电影的同时思廉、学廉。
一时间,廉政电影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机关,掀起了廉政电影放映的热潮,15支优秀放映队在全县组织巡回放映。截至目前,该县338个行政村、5个乡镇、15所中学、15个县直机关和乡镇政府、3个广场、10个社区共计放映720场廉政电影、1500多场科教电影,观众达70万人次。郭建华以实际行动把廉政电影放映活动做成常态化的“民心工程”,让更多的党员干部铭记“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教育激励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干事创业。
谈法院拍电影:
走出说教
回避高冷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郭建华多次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邀请,分别参观了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一些基层人民法院,并观看了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组织全国法院拍摄并选拔获奖的微电影,以及影视中心近几年来自己制作拍摄的电影《寻人启事》《巡回法官》和电视剧《小镇大法官》等。
“以前我对法院的工作一点不了解,看了这些反映法院工作的电影和微电影,我很受震撼。电影均取材自鲜活的案例,叙事手法也温暖感人。看完几部电影,我感觉法院工作确实不易,而且经常不被理解。”郭建华感慨地说:“现在法院主持拍这些电影、电视作品我认为非常好、非常有意义,因为只有我们法院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工作,才能获得第一手最鲜活的材料,才能了解我们法官最深层的内心独白。这些富有正能量的作品应当得到广泛传播,我希望通过我们电影院线这样一个平台,将这些优秀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普及到最基层的大众中去,让司法宣传真正做到走出说教、回避高冷,从而赢得群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在去年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 让法制教育通俗化的建议》中,郭建华着重强调了司法宣传创新的理念,建议通过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把重视“高墙内惩戒”向“高墙外教育”转化。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6-7-30 7版 林子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