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你是我一生中的寻觅,哪怕我跋涉千里万里...哪怕我天天披斩荆棘...”这首电视剧《大法官》的主题曲,正是现实中鹤壁市鹤山区人民法院带病坚持工作十多年的法官张金堂人生的一个缩影!
1987年,张金堂从省司法学校毕业分配到鹤山区人民法院工作,一踏上法官的岗位,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业务干的是风生水起;但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正向他袭来。
2001年4月18日,正在上班的他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医院检查诊断:他患了脑梗塞,当天便成了不会说话动作僵硬的“木头人”,残酷的病魔摧残着他的身体和意志,他的法律梦想就像从高楼上正向下摔的玻璃杯,几近破碎了……
同学代表给他带来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慰问和祝愿;院领导也时常来看望他,鼓励他,从生活上关心他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同事们也经常去看他,让他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一切让他很快坚定了信念:“一定要站起来,重返工作岗位。”
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于是他边养病边坚持业务学习,每一部新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一颁布,他都仔细研读,他清醒的知晓:对于这些法律即使不能熟记,也要了解精神要旨,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专业不会荒废。
身体稍微好转,他就迫切要求回到法院工作。只要是院党组交给的工作任务,他都努力完成。他说:“不能挑大梁了,还可以当檩条吧,不能当檩条起码可以做木扇子吧,只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比闲坐着踏实。”
为了胜任和较好的完成院里交办的工作,他总是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从不叫屈。由于脑梗后遗症,他的右手不能写字,他就下决心练左手写;一有空就练习,一丝不苟。他说:“字是脸面,更是一个法官的形象。”闲暇之余,他还坚持学写法律文书,同事劝他注意休息,他认真的说,这是活动脑子,一定不能让大脑萎缩喽。现在他的字他的文书,比原来右手写得还流利,其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随着办公机具现代化,电脑已普遍使用,起草法律文书都用电脑,他又不甘落后,右手不方便,就练左手打字,并熟悉电脑知识,现在他已基本掌握办公方面的知识,满足办案需要。可以想见,他这方面的付出,要比常人多付出不知多少倍,他总是津津乐道的学着,看不出任何勉强。
在业余生活里,时常能听他唱着小曲,一副乐观阳光的样子;其实这里边隐藏着另一种心酸和执着,那是他在练习发音说话,脑梗中风后遗症造成他语言障碍。在他康复过程中,发现唱歌效果不错,他就坚持下来,既锻炼了说话,又可愉悦心情,还可以增强肺活量,可谓一举多得。
就这样,前进路上的一个个“荆棘”都被他铲除了。2014年张金堂被分配到法院刑庭工作,虽然从事审判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以前从事的都是民事审判,刑事审判是个陌生的领域。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他加强了刑事审判方面的业务学习,认真研读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条文及有关的司法解释,很快成为一个行家里手。他又认真比对了民事与刑事审判工作的特点与重点,很快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明确了追求的方向。他对办理的每个案件都特别用心,同事们经常看到他利用利用业余时间阅卷,于是开玩笑说:金堂是要把以前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呀!他亲自制作法律文书,有时领导劝他简单的文书可以让书记员帮助制作,他总是笑笑说:“自己能干的活,尽量自己做吧,这样既锻炼了手也活动了脑。”他工作起来总是踏踏实实,兴趣盎然。再疑难的案件,在他手里似乎都不是难事。
原某某是个偏远山区的农民,他家开个小油坊,十里八村的都去那儿榨油,他就挣个微薄的加工费,有次司某某等十二人去他家榨油,榨完油后,原某某就驾驶农用三轮车免费送他们回家。山区的道路上下坡多,一次在上坡时,因操作不当,致使车辆后滑,翻入路边深沟里,造成三死五伤的特大事故,原某某也受了伤。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多方协调,给予被害人适当补偿。但是受害人认为不足以弥补自己的损害。该案起诉到法院后,张金堂主审此案。他反复阅卷,仔细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多次到事发现场勘察,并多方听取周围群众对此事的意见,确定该案的症结所在:被害人关心的是他们能不能得到尽量多的补偿;于是他把重点放在了民事部分的调解上,而农民家庭的原某赔偿能力十分有限,此案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多人上访。经过多方的耐心的思想工作,案件最终调解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去年底,他承办廉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一案,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赔偿数额是该案双方争议的焦点。刚开始被害人的母亲及家人情绪非常激动,要求赔偿的数额高于标准近10万;被告人方也有抵触情绪,认为在标准数额上多给四五万还可以商量,再多不是漫天要价吗?张金堂经过多次面对面背靠背的调解,终于调解成功,协议签订完,这时候天已经很晚,回家时,大雪弥漫,根本看不清道路,路远且滑,他丝毫无怨言的说:“一个缠手的难案结局较好,真有成就感!”
对于张金堂来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他的工作成绩得到院领导的肯定,他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同志们的认可,特别是他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大家的钦佩。五年来他本人所承办的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涉诉上访案件,2015年个人所承办的案件在刑庭最多,本人撰写的工作信息稿件、诗歌达50余篇,在鹤山法院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他写的文章。他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人热情真诚的感情、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作风,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单位全体干警秉公执法、乐观向上、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