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代院长 赵洪印
法周刊:登封法院整合力量,创新推出“五化”工作机制,是基于何种考虑?
赵洪印:过去我们是一个案件一个人办到底,执行过程不透明,当事人和法院领导都不知道案件的进程,执行难解决不了,老百姓意见大。
为了改变目前现状和提高执行效率,我们整合力量,立足现有的人力资源,改变传统的庭室分工管理模式,淡化庭长、局长的行政色彩,重新整合资源,组建执行团队。
我们探索实施诉讼保全与审判权相分离,探索实行执行权与执行监督权相分离的体制,完善执行裁决权与执行实施权相分离的执行工作机制,实行精准执行,创新“五化”工作机制。其目的是实现三个更新:执行理念更新、执行队伍更新、执行机制更新,切实解决执行难。
法周刊:现阶段,你们在破解执行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赵洪印:在工作中,我们注重专题部署执行信息化建设,确保工作快速推进。同时,加强队伍信息化建设,投资20万元配齐配强单兵力量,定期聘请上级法院领导或专家教授讲授课,并到广东、浙江等地法院考察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努力培养一批既懂执行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据统计,自实行“五化”工作机制以来,案件平均办理时间与以前相比缩短了60天,案件实际执行率提升了45%。截至目前,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1174人,发布率为124.8%,司法拘留140人,向公安机关移送追究拒执罪行为人36人,作出有罪判决3人,发放执行案件款6000余万元。
法周刊:下一步有何打算?
赵洪印:下一步,我们考虑一方面继续完善“五化”机制,实行精准执行,探索精细化管理,执行工作做到精确、高效、务实、便民,不管大案小案,都要精准出击,提高执行效率。另一方面要精准执行,实行精细化管理,执行工作要做到精确、高效、务实、便民,不管大案小案,都要精准出击,提高执行效率。
同时,我们要通过破解执行难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营造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将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力争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拆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绝不能让人民法院的判决成为“法律白条”。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6-7-18 5版 本报记者 刘 洁 本报通讯员 贾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