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人民法院立足执法办案工作实际,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坚持能动司法,创新社会治理,助推地方发展。
坚持能动司法,保障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企业改制、旧城改造等中心工作,为房屋征收、违章建筑拆迁、金融部门清收债权等提供司法保障。灵活运用司法举措,妥善处理涉企案件,积极创造条件,帮扶企业维持生产、化解矛盾、渡过难关。注重审判效果和结果运用,积极向县政府、卫生局等部门发出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5条,帮助发现问题,完善管理。发扬老区优良传统,运用专门审判、军地互动、扩大对象等涉军维权措施,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创立涉军维权“信阳模式”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行前科封存,设置亲情会见,开展社会调查,配合社区矫正,对症施教挽救失足少年,少年审判工作受到省市法院表彰。
推动多元调解,促进矛盾化解。注重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在立案环节妥善调处新华书店职工与新华书店相邻权纠纷、杨某等7人与邮储银行借款合同纠纷等案件5件,避免了矛盾激化升级。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力量,探索以人民法院为主导、司法审判作保障的功能互补、良性互动、诉调对接的多元联动调解工作新机制。积极与县妇联、消费者协会、县医疗纠纷调委会、县房地产协会等行业性、专业性组织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干部等联系互动,邀请他们参与调解,协同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法律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开展巡回审判,将庭审、调解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该院达权店法庭成功调处董成荣诉五子女赡养纠纷案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最高法院委托香港卫视拍摄专题片予以报道。连续4年开展“开学第一堂法律课”活动,院长和资深法官走进县一中等8所学校讲授法律课,赠送普法口袋书500余册。组建法律服务志愿队,在县城主要街道、文体广场设置展板、咨询台,发放法律宣传单400余份,接受咨询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