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西峡】常回家看看

发布时间:2016-06-06 09:20:53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西坪人民法庭副庭长 薛 锋

    经过一个下午的诉前调解,一起家庭赡养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可我的心里却泛起一阵心酸,看着老张满脸开心的笑容,只是因为三儿子的一句承诺:常回家看看。

    老张和老伴共生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当兵转业后在外地成家立业,二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在外地成家工作,他们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三儿子和四儿子在老家。说起来这两个儿子离老张很近,可近年来老三因为在外承包工程赚钱,也很少回家。四个儿子每年给老张的生活费,老张都花不完,可老张还是高兴不起来。老张想,自己养了四个儿子,老大、老二因为在外地工作,回来的次数少他可以理解。可老三在身边住,为什么也不常回来看看呢?老张想找人说道说道,可问村委会,人家说叫不回来三儿子;问司法所,人家说没强制权力,让起诉。最后,老张犹豫着走进河南省西峡县人民法院西坪人民法庭。

    我接待了老张。因为他年逾古稀,听力不好,书写诉状困难,我打算记一份口头起诉笔录,可扯着嗓子问了半天,老张说不清自己的诉讼请求。要钱?老张说不缺,几个儿子都给了,而且给的还不少。要房子?老张说有地方住,条件还不错,二层小楼加独立小院。听着老张说了很长时间,我才慢慢理解了老张的请求:想让三儿子常回家看看。笔录记了一半,我打算先不立案,尝试进行诉前调解。在征求了老张的意见后,我把电话打给了老三,另约时间进行调解。

    老三比约定时间早到了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倾听了老三的委屈。自己妻子没工作,生育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上学,还得赡养老人,只靠种地根本没有经济能力来承担。这些年出去承包工程,可钱还是不好挣,平时忙的不可开交。自己挣钱也是为了更好地赡养老人,想不到老人会告到法庭。

    我组织双方在一起,给他们单独的时间,让他们相互倾诉,我只是在一旁安静倾听。在双方都把心里话说完后,我从两好合一好的角度开始了调解,劝双方相互理解:老人要多体谅子女,多理解支持子女,让他们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子女也要多理解老人,除了基本的物质赡养外,更重要的是带上妻儿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吃顿饭、唠唠嗑,用心关爱老人。

    通过我耐心地劝说,三儿子承诺以后一定会常回家看看。老张嘴上说要看老三的表现,可看到他脸上舒心的笑容,我觉得他的心里一定很满足。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6-6-5 4版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