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信息化助力阳光司法

——濮阳县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6-05-06 11:17:51


    近年来,濮阳县人民法院不断发挥现代科技在审判事业中的“驱动器”作用,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又促进了案件审判质量的提升,充分保障了司法公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了便利、透明、公开、公正的“阳光司法”。

    立案设施信息化  实现便民服务全透明

    

    走进濮阳县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循环播放着诉讼事宜等知识。立案窗口双显屏,让当事人立案清楚明白。便民刷卡POS机等便民设施进驻服务大厅,为“一站式”服务提供便利。远程视频接访中心的建成,为涉诉信访群众提供解决诉求的便捷渠道……

    “这是我们新配备的案件自助查询系统,当事人用身份证扫一下即可查询自己案件的进度。”导诉员小刘主动向当事人介绍新“神器”。当事人小刘随即拿出身份证放在识别器上,果然案件详细信息一览无余。小刘连连称赞:“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查案件,不用回回给法官打电话啦!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在大厅的显著位置及订制的水杯上都贴有濮阳县法院微信、微博的二维码,无线WIFI的全覆盖更是为群众关注法院创造了条件。来诉来访的群众只要扫一下二维码,便可以登录法院的微信、微博,查询立案条件、流程图、立案诉讼材料、诉讼费用等信息。新媒体与诉讼服务的有机融合,形成濮阳县法院集微信、微博、微视和官方网站为一体的“三微一网”新平台,成为群众诉讼服务好助手。智慧法庭信息化实现庭审过程全公开按照上级法院要求,濮阳县法院积极筹措资金,购置5套庭审直播设备和7套“三同步两公开”设备充实到审判庭,打造装备齐全的科技法庭。科技法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对法庭审判过程的所有电子笔录、音频、视频、电子证物等进行数字化编码处理,并通过网络以及视频形式展现庭审过程。

    走进科技法庭,可以看到法庭左上端屏幕同步显示出庭审证据及适用法律法规等起诉内容,右上端屏幕分别显示法庭审判大厅全景、审判席、原告、被告、旁听席5个方位摄像头视频信息。该院网络办工作人员介绍,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让当事人能够清晰明白地了解案件详情,最大程度确保了案件有据可查,保障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充分实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现在我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直接登录濮阳县法院的官网,点击庭审直播视频就可以观看案件审理情况。以这样的方式审理案件,我们这些当事人心服口服!”当事人小李如是说。

    审判管理信息化  实现环节监控全覆盖

    濮阳县法院先后引进“法院信息管理系统”和“领导决策辅助系统”等软件,用高科技服务案件审判,全力构建办案管理网络化、管理模式智能化的审判管理体系。

    该院运用“法院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审判、执行案件从立案到归档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增强了审判活动的公开性、有序性和规范性。案件诉讼到法院后,立案庭按要求录入立案信息,快速完成立案工作;立案后,微机自动分案,避免当事人“选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各类案件通过计算机进行审判流程管理,立案、分案、文书制作、统计分析等工作都在网上完成;案件审结后,将办结的诉讼案件基本信息和法律文书输入到计算机系统,统一到审管办进行报结,形成电子档案,增强了档案的检索利用。

    同时,该院领导运用“领导决策辅助分析系统”对各类案件进行智能化统计分析,利用网络信息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监督管理,对案件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全面准确掌握审判工作基本情况,从而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执行手段信息化  实现执行震慑全方位

    为了大力破解执行难题,濮阳县法院借助信息化载体,不断丰富执行举措,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全力维护司法权威。

    濮阳县法院官方微信的曝光台栏目,会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个人资料。这仅是该院加强执行信息公开、提高执行威慑力等众多举措中的一项。“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个人和企业,在出行、住宿、贷款等诸多方面将被限制,直到履行完毕生效判决为止。”该院执行局工作人员小张指着屏幕上的名单说。

    濮阳县法院依托信息化建设,建成了高标准的执行指挥中心和网络财产查控中心,能够及时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网络查控,强化信用惩戒,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促使“老赖”主动履行义务。该院还入驻淘宝平台,对房屋、车辆等财产实行“零佣金”网络司法拍卖,使拍卖交易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和严格规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