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包公。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会见了5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第一个见的是兰考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赵雪廷。习近平对赵雪廷说,“你肩上担子很重,要当现代的‘铁包公’,要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啊。”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包公把“龙虎狗”三具铡刀摆在开封府大堂之上,无论皇亲国戚还是高官小吏,谁敢以身试法,都毫不留情。
宋仁宗论包公。宋仁宗赵祯(1010—1063),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皇帝中执政最长的一人。卿风力峻明,器怀端量。伏谏于陛,屡形药石之忠;秉宪于朝,一屏奸邪之气。
欧阳修论包公。宋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司马光论包公。宋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
李贽论包公。明李贽(1527年~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泉州晋江县(今属福建)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此等世界,此等人,亦自少不得。
李鸿章论包公。清李鸿章(1823年~1901年),字渐甫,晚年自号仪叟,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公之清风介节,并世已奉之如神明。其精神气象,至今仿佛于村甿、野老、妇人、孺子之口,是固无所往而不在,而岂有待于祠欤!
蔡元培论包公。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浙江绍兴人。现代革命家、教育家。廉吏何曾不可为, 通都僻壤皆口碑。道狼社鼠纵横日, 可作九原吾与归。洁身自好或非鲜, 嫉恶如仇得见难。辣手文章资启发, 相期立懦挽狂渊。
胡适论包公。胡适(1891年~1962年),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历史家、文学家。包龙图(包拯)是箭垛式的人物,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载在史书,或流传民间,一般人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些故事遂容易堆在一个人身上。在这些侦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间的传说不知怎样选出了宋朝的包拯来做一个箭垛,把许多折狱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包龙图遂成了中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