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是为民、公正、严明、廉洁司法的化身。包公文化是开封、河南乃至全国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引领社会道德、社会风尚和社会良知的重要作用。
包公的司法精神主要体现在孝、刚、廉、明等方面。正是包公身上所具备的这些精神,让历代的老百姓乃至当今的中国民众,都对包公十分景仰,把他作为法官的化身,正义的化身,大家期望着所有的法官都能象“包青天”那样,为民作主,刚直不阿,清正廉明,明察秋毫,来帮助他们实现公平正义的愿望。在开封建立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弘扬和传承包公司法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千年传唱的包公,主要从政业绩及后来流传的断案故事大都以宋代东京开封为背景。在此修建的宋代开封府、包公祠和浓郁的宋都风情,展示出开封有着丰富的包公文化资源。
2012年3月,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4161号建议,即《关于在河南开封建设中原司法文化博物馆弘扬中华传统司法文化的建议》。
2012年7月,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要求,提出积极赞成该建议的回复意见。此后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开封市旅游局、开封“开封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大学等单位配合,开封市委、市政府协调指导,就建立司法文化博物馆的场馆定位、资料收集、布展形式、脚本编写、设计招标等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实施。
2014年6月,基本完成包公司法文化展陈各环节基础工作,河南尚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了经过审核修改的设计方案,进入招标施工阶段。中标公司历经2月施工及调整完善,至“十一”国庆65周年正式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