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河南省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院长 靳四梅
民主周刊:案多人少会给法院工作带来哪些问题?
靳四梅:案多人少是基层法院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立案登记制实施后,案件数量激增,案多人少矛盾更为突出。
法院在案件增多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凸显,例如审判管理方式滞后致使案件量增质减、人员分类管理缺乏统筹致使人力资源浪费、法官压力增大引发人员流失、信息化建设服务对象失衡挫伤法官工作积极性等,都成为基层法院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但案多人少问题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也促使我们不断地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打开工作思路,不等不靠,想方设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民主周刊:你认为基层法院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在哪里?
靳四梅:解决途径还是要从法院自身挖潜,一是加强党建,增强全体党员的凝聚力。体现党组织的重要性,发扬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切实负起领导作用,勇挑重担,率先垂范;每名党员在困难面前都能迎难而上,给其他同志起到表率作用。只有这样层层落实好,才能够体现出组织的力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够团结起来攻坚克难。
二是要更新理念,提升干警的整体素质。法院通过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参观先进法院、走近名师讲堂、时事政治讲座、心理素质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能够满足许多干警的学习需求,使干警素质得以全面提高,确保干警有能力应对目前的状况。而且在各种类型的培训过程中,也促使干警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有利于法院文化的健康发展,无形中提升了法院和法官的地位和价值。
三是以人为本,多措并举。现在基层法院的许多工作虽必不可少,但无形中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因此应为审判人员配备专职的司法辅助人员。而且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对减轻法官工作量软件的研发,让法官能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审判的核心工作中。在司法员额制的改革中,也希望能考虑到基层法院的现有情况,增加员额,避免年轻法官的进一步流失。
四是不断完善审判管理模式。法院的审判管理工作一直是法院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结合法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摸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合理模式,建立了主审法官工作室增强优秀法官的职业尊荣感,进行案件的繁简分流、试行法律文书简化,下放裁判文书审批权限,创新执行办案模式,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其间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正在形成适合我院工作特色的审判管理模式。
民主周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靳四梅:基层法院的职能和定位决定了我们要面对大量的矛盾,消化绝大多数的案件,案件任务重的局面、案多人少的矛盾难以一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提高审判质效的新方法和新举措,要向效率要效益,向创新要办法。一是以优化资源为内核,增强审判力量的战斗力。二是以创新举措为引擎,提升审执人员的竞争力。三是以信息技术为驱动,拓展司法平台的影响力。在落实好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的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更好地保护法官的权益,让真正有能力的法官能办案、愿办案、敢办案,让法院为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6-1-16 5版 本报记者 冀天福 本报通讯员 安士勇 陈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