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人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与之相比更理想的状态是——领齐工钱,回家过年。在外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们都希望能鼓着腰包回家,而每年,他们之中总有一部分人担忧着是否能领到足额的血汗钱。为解除新密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新密市人民法院于近期加大了对农民工案件的审理执行力度,开辟了绿色通道,让农民工能够过一个安心年。
近日,新密法院执行局就执结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在执行法官的帮助下,四名申请人已顺利领到工钱。这四位申请人都来自于四川成都,2015年1月起在新密某煤矿从事下井工作。8月份因煤矿效益下降,矿井被迫关停。而后,四名申请人索要8个月工资无果,便向新密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仲裁委员会裁定煤矿生产方支付四名申请执行人劳动报酬10万元。该煤矿接到裁定后,仍然拒不履行生效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在迟迟得不到煤矿公司的回应后,2015年10月,申请人向新密法院申请立案执行。得知本案为农民工讨薪案件后,执行法官立刻启动了执行程序。执行人员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利用司法查控系统等多种途径查询到该煤矿所有财产,并及时与该煤矿法定代表人取得联系。在执行局办公室中,执行法官对到场的煤矿公司负责人普及了相关法律政策,对其拖欠工人工资一事进行调查核实,并讲明拒不执行裁定的后果,包括可能对该公司财产进行查封拍卖,处以巨额罚款,或者对其法定代表人进行司法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一旦强制执行,公司的信誉必将受到影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在执行人员法理与情理兼顾的劝说下,煤矿公司权衡利弊,终于表示将主动履行义务。
2015年11月下旬,寒风凛冽,但执行局办公室内温暖如春,这一天,收到执行款的执行法官亲手将10万元工薪欠款交到四名农民工手中。揣着热乎乎的钱,四人握着执行法官的手,再三感谢新密法院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