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8点,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五里河女子法庭庭长李艳云刚刚打开法庭大门,就看到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双手拎着一个沉甸甸的编织袋。
放下东西,来人笑着对李艳云说:“李庭长,我就是前几天给您打电话的赵二海,我家的事儿解决了,谢谢您!俺爹妈非让我给您送点自家地里种的红薯。要不,老人的心里也过意不去。”
这还得从五天前李艳云所接到的一个陌生电话说起。
那天晚上,正准备休息的李艳云,手机突然“叮铃铃”响了起来。
“您好!请问您是杞县法院李艳云李庭长吗?”
听到这儿,李艳云赶紧回答:“我是李艳云,请问您是哪位?”
电话那头接着说:“李庭长,我叫赵二海,不好意思打扰了,有个事儿想麻烦您一下。我老家是杞县的,我现在在郑州做生意,我父母在老家付集镇居住。两年前,我家因为伐树的事儿,与邻居老赵发生了矛盾,纠纷虽然已解决,但这两年老赵经常找事儿,常常在我家门口骂我的父母。前几天,我们两家又因为架电线的事儿,发生了冲突。家中出现纠纷,现在我都没心在郑州做生意了。以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刊载您事迹的文章,知道您是全省法院的先进典型,也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儿的法官,就打听到您的电话,想让您帮帮忙,帮我父母调解一下这个事儿。”
得知对方想法后,李艳云顿时陷入了沉思。
按照法庭案件管辖的原则,付集镇本不属于她所任职的五里河法庭辖区。再说,赵二海所叙述的与邻居发生的纠纷,也构不成民事诉讼案件,根本就无法作为一个案件来做调解工作。可是,仔细一想,赵二海作为一个陌生人,仅仅凭着在报纸上看到过自己的事迹,就慕名来求助,本身就饱含着对法官的极大信任,这又该具有多大的勇气啊!
于是,李艳云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并让他把村支部书记的手机号用短信发给她。
第二天一上班,李艳云就打通了该村党支部赵书记的电话,说明自己是县法院的法官,同时还是开封市人大代表,想到村内了解一下赵二海和老赵两家纠纷的情况。并告知赵书记自己在上午开完庭后,下午就去村内做调解工作,希望村干部能配合。
得知李艳云的来意后,赵书记非常感动,在电话中连声说:“李庭长,谢谢您!我们村本不在五里河法庭管辖范围之内。可是您还能那么负责过问这件事,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更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您先不用到村里来,今天上午我就去他们两家做工作。您放心,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解决这个事,如果实在调解不了,我再给您打电话。”
随后,李艳云又与赵书记沟通了调解方式方法等问题。
一天之后,在村干部的耐心调解下,两家的纠纷圆满解决。
得知情况,赵二海十分高兴,专程从郑州回到杞县,见过父母后,就带着自家种的红薯来到五里河法庭。
看着素不相识的法官,赵二海激动不已,他说:“李庭长,我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您打了这个电话。没想到您这么上心,在您的关心过问下,我们两家的事得到了解决,双方关系也得到了缓和,我也能安心在外做生意了。”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故事。当然,这红薯被李艳云谢绝了。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5-11-13 6版 李冰